爲時代新人成長培厚校園文化沃土

——五年來學聯工作綜述之三

“要更加註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習近平總書記的敦敦教誨,爲學聯學生會組織更好地履行職責使命,增強工作的文化蘊涵,服務校園文化建設指明瞭方向。

5年來,各級學聯學生會組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密結合青年學生思想特點和現實需要,腳踏實地、開拓創新,努力在顯隱結合、知行結合中滋養學子心靈,涵育學子德行,大力傳承優良校風,培育嚴謹學風,弘揚時代新風,推動主旋律更加高揚、正能量更加強勁。

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

“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爲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從初心和源頭上教育激勵當代青年學生。

近年來,各級學聯學生會組織着力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構築廣大青年學生的強大精神支柱,大力推動黨的科學理論在青年學生中廣泛傳播,引導同學們學而信、信而行。

抓住各類重要契機和時間節點,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在青年學生中入腦入心,持續開展“我的中國夢”“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等主題活動,組織青年學生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關於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和“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系列報道紀實,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成就教育青年,引導廣大青年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針對當代青年學生眼界寬、知識面廣、接受新生事物快的特點,配合團組織在大中專學生羣體中分類開展“四進四信”“與信仰對話”“與人生對話”“彩虹人生”等主題活動;“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得到了各高校黨委的高度重視,爭做“小青馬”在青年學子中蔚然成風。

注重統籌校內外活動,創新方式方法,通過組織分享交流、讀書會、辯論賽、志願服務、社會實踐、典型選樹等方式,努力從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等多角度把黨的科學理論講深刻,通過理性的中西比較、話語體系轉換、網絡技術運用等方式把中國道路、中國成就、中國故事講生動,用眼前事教育眼前人,把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重大戰略成果的具體實踐作爲現實教材,從思想深處打動了青年學生、贏得了青年學生。

今年2月,一場特別的校園直播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開講,主講人是奮戰在抗疫救治一線的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的隊員們。1小時的直播吸引了同濟大學等在滬高校的20餘萬大學生參與互動,“向最美逆行者致敬!”“請你們照顧好自己,期待你們平安歸來!”“同舟共濟!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一條條彈幕的背後是廣大青年學子對抗疫英雄的崇高敬意、對祖國最深情的表白。

幫助同學們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除了自豪與激動之外,這堂公開課更讓我看到了未來奮鬥的目標,未來需要愛國的年輕人去接續拼搏、接續奮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丁文浩同學現場聽完中國航空界的幾位“巨咖”分享後興奮地說到。

這是南航學生會在學校團組織的指導下,動員同學積極參與的一場“公開課”。當天,北斗三號、AG600水陸兩棲飛機、C919大型客機等“大國重器”的總設計師來到校學生活動中心,在同學們的歡呼聲中集體亮相,從航空報國、勇於創新,到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們用自己厚重的經歷,生動闡釋了“愛國奮鬥”的活動主題,不僅受到了現場同學的熱烈歡迎,同時引發了萬餘名線上參與同學的強烈共鳴。

2014年5月4日,在這個充滿紀念意義的時刻,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五四運動的策源地北京大學,並就如何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北大師生進行了交流。總書記用“扣扣子”的形象比喻來說明青少年價值觀養成的重要性;總書記強調,青年要在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勤學、修德、明辨、篤實,愛國、勵志、求真、力行。

各級學聯學生會組織牢記總書記囑託,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要求,不斷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汲取養分,加強宣傳闡釋,努力在廣大同學中樹立鮮明價值導向;着力宣傳帶動,積極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廣泛組織“我爲核心價值觀代言”、唱響“我和我的祖國”、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校園活動,在唱響主旋律中提振精氣神;着力強化實踐育人,通過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實踐活動方式和多維視角,引導廣大同學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想,同時,結合文明校園創建,組織動員廣大同學積極參加“感動校園”“最美中學生”等線上線下活動,廣泛開展“光盤行動”、綠色出行、垃圾分類等“微公益”活動,引導同學們從自己做起,學會感恩、學會助人、學會自律,在弘揚真善美中傳遞正能量。

向上向善,

讓蓬勃朝氣遍佈校園

一所學校的校風和學風,猶如陽光和空氣決定萬物生長一樣,直接影響着學生學習成長。學生階段是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黃金時期,各級學聯學生會組織抓住學習這一首要任務,立足第二課堂,服務第一課堂,組織開展學風建設月、學術文化節、學術之星等活動,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濃厚學風,弘揚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爲同學們心無旁騖地刻苦學習、科研攻關創造良好環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陝西師範大學學生會圍繞“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開展了一系列求實效、接地氣活動。最美線上學習、讀書筆記徵集,準確、工整的知識點梳理,邏輯清晰的思維導圖,重點突出的圖文說明,密密麻麻的心得體會……令人讚歎不已;“我承諾·我踐行”學習打卡,引導廣大同學充分利用居家時間提升自我;廣泛開展雲讀書,倡導同學們認真閱讀大學生必讀書目和各類經典名著;學院、班級領辦雲沙龍、線上學習交流活動,激發學院、班級在學風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你有夢想,我有舞臺。各級學聯學生會組織通過實施文化精品工程、舉辦校園主題活動等方式,引導同學找準興趣愛好、專業優勢和社會發展的結合點,爲青年學子施展才華、競展風采搭建平臺。

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清華大學原創話劇《馬蘭花開》精彩上演,在校內外引發熱烈反響,該劇所有演員均爲在校師生,他們用生動飽滿的表演,深情展現了以鄧稼先爲代表的“兩彈一星”元勳,爲了祖國的國防科技工業嘔心瀝血、忘我奮鬥的非凡經歷,謳歌了以鄧稼先爲代表的老一輩科技工作者崇高偉大的愛國精神、嚴謹創新的科學精神、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和高尚純粹的人格魅力。如今,觀看《馬蘭花開》現已成爲學校對新生、新入職教職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廈門六中合唱團乾淨、美好的歌聲被網友稱爲天籟之聲,這支沒有太多專業設備、全程清唱的中學合唱團的歌曲一經推出便引爆網絡,據不完全統計,在各大網絡媒體點擊量已達數億次。

南京財經大學學生會發揮廣大同學的力量,將校園內原本深受小廣告困擾的石牆石柱,彩繪成“夢想號”時光列車,成爲校園打卡地,在美化校園的同時,寄寓對廣大同學一路向前的美好祝福。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生會、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會等突出各自特色,通過開展“書香校園”讀書活動月、寢室文化節等活動,助力打造精品校園文化,活躍校園文化氛圍。

向網絡進軍,

打造學生網上精神文化家園

面對新時代青年學生無人不網、無時不網、無處不網的特點,各級學聯學生會組織主動適應時代變化,在建好線下陣地的同時,大力開闢線上平臺,強化線上線下聯動,拓寬校園文化傳播渠道,努力增強對青年學生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一幅幅鮮活的畫面深深地教育了我,必將激勵我爲建設美麗雲南而刻苦學習。”在西南聯大網上紀念館的留言簿上,一位大學生留下了這樣一段話。通過網上展廳,雲南師範大學學生會倡導每位在校同學參觀西南聯大紀念館,傳承光榮傳統,凝聚奮進力量。

“感謝學生會,沒想到在家裏也能看到校園歌手大賽”……直播間裏一條條彈幕劃過屏幕,這是南京大學學生會主動適應防疫需要,將活動陣地從禮堂延伸到網絡的一次嘗試;活動方式的創新,收穫了400餘位參賽選手的踊躍報名和上萬同學的刷屏參與。

各級學聯學生會組織向網絡進軍的同時,不斷擴大校園文化活動的“朋友圈”,通過中外交流、校社聯動、校企合作、推動文藝類社團建設等方式,使校園文化活動的思想深度進一步延展、品質內涵進一步豐富,推動校園文化活動的多方價值同構,讓更多同學共享校園文化建設成果,向全社會展現了當代學子的青春風采。

春風化雨,潤澤心靈。踏上新徵程的學聯學生會將繼續肩負起黨賦予的光榮使命,團結引領廣大青年學生自覺按照黨的要求錘鍊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遠、德才並重、情理兼修、勇於開拓,在拼搏的青春中唱響無愧於時代的青春之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