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顯示,我國的老齡化人口,截止到2018年,60歲以上的人口占到了總人口的18%,這個比例是非常高的,特別是在未來20年間這個比例還會不斷增加。

隨着經濟條件和醫療水平的發展,人口老齡化和低生育率等問題,慢慢凸顯出來,“養老”幾乎是每個家庭都要面對的一個難關。

當然,這還不是最壞的結果。當“貧困”遇上了“老齡化”,一個個生活的現實擺在面前,就像是逼着子女去面對殘酷的人生。

01

100歲老人嘆息:活得越久,越拖累家人!

前幾天因爲有事,回了老家一趟,每次看到衚衕口的老奶奶,內心就會深深地觸動。老奶奶已經98歲了,再過2年就要突破100歲高齡。家裏有這樣的老壽星,可以說是子孫後代們的福分,她也能夠親眼看到兒孫滿堂。

但是,這些話對於老奶奶來說,簡直就是一個諷刺,老奶奶的老伴在10年前就已經去世了,她一共生下過6個子女,2個兒子和4個女兒,雖然說這麼多兒女,但真正照顧她的只有,郭大娘一個人,也就是老奶奶的3女兒。

在前幾年的時候,因爲兒女們都還有能力,就想着幾個兒女輪流贍養老奶奶,也就是老奶奶在每個兒女家裏住2個月,就要換下一家,當時老奶奶能夠自己獨自生活、照顧自己,兒女們只負責提供一個住所就可以了。

可是,隨着老奶奶年齡越來越大,做飯什麼的都已經不行了,有時還會病痛纏身,經不起折騰,幾個兄弟姐妹就座到一起商量,最後決定把老奶奶安頓到,3女兒的家中,剩下的幾個兄弟姐們每人每年出1000元生活費,看病另算。

對於這種結果,郭大娘也沒有說什麼,就同意了,開始2年都很正常,後來慢慢的幾個兄弟姐妹,有時候聚在一起就爭論老奶奶生活費的問題,有人覺得1000塊太多了,老人一年喫得了這麼多嗎?也有人覺得這個數額很合情合理,就這樣爲了這件事總是爭論不休。

郭大娘在一旁聽着,也沒發表意見,臨走的時候留下一句話:咱娘住在我這,你們願意拿多少就拿多少,不夠我自己承擔。

就這樣,老奶奶的照顧基本上都是郭大娘一個人,但是郭大娘的家庭條件也不好,自己每天也要出去幹零活,中午還得回家給老奶奶做點喫的。

雖說日子也能勉強過去,只不過太辛苦了一些,老奶奶看到郭大娘這麼忙碌,心裏總會一陣嘆息:活得越久,越拖累人啊!不過對於這種狀況,她這麼大年齡的人了,也幫不上什麼,只能沒事時候發發呆,感嘆活這麼久有什麼用!

02

離開了“錢”怎麼養老

“養老”並不是說說而已,也需要投入精力和金錢,現在像老奶奶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就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了。

1,金錢問題

很多家庭本來生活水平就比較低,一旦老人步入晚年,就只能靠兒女們來照顧,而還有些長壽老人,自己是老了,可兒子輩也老了,兩代人的贍養只能落到孫子一輩,本來生活就大的年輕人,對於老人來說生活就更得不到保證了。

2,精神問題

現如今空巢老人就像留守兒童一般,兒女們雖然都住在了城裏,或者外出打工一年回家不了幾次,只把老人留在老家,連個說話商量的人都沒有,久而久之內心就會顯得空虛很多。

他們沒有什麼娛樂生活,不能享受天倫之樂,生活上更是無依無靠,真可以說是老人們的悲哀了。

要想老年過得舒心,儘量早做打算

1,一定留下養老錢

生活中我們不難看到很多父母爲了孩子,傾盡3代人的財力,甚至背上鉅額債務。可孩子一旦組建了家庭,父母還是無條件地支持,最後到了老年,也沒有留下多少積蓄,說難聽的孩子將來不照顧你了,連條退路都沒有。

2,提前做好表率

人們常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說的就是父母對孩子影響,如果你本身就不是一個孝敬父母的人,那麼你還指望孩子將來會孝敬你嗎?

3,堅持鍛鍊,有一個好身體

俗話說:久病牀前無孝子。一點沒有錯,作爲孩子他也有自己的小天地,可是老人一次次地病倒,再有耐心的孩子,也會被磨得沒了脾氣。

所以,身體是革命的根本,趁着年輕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將來才能應對各種問題,這樣你健康孩子也放心,一家人才能更加幸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