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爲紮實開展“黨建引領脫真貧、凝心聚力奔小康”活動,深入挖掘選樹扶貧路上的先進典型,充分展示安圖縣脫貧攻堅新舉措、新進展、新成效,現決定在全縣開展“脫貧攻堅·一路有你”大型宣傳展示活動,用心講好安圖脫貧故事、樹立安圖脫貧榜樣、銘記安圖脫貧精神,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完美收官。本期,讓我們一起走進明月鎮,來看看這5位最美致富帶頭人帶給我們的最美扶貧印記!

明月鎮二青村聶青松

養豬在農村一直被認爲是一門技術含量低、工作環境差、風險高的行業。但安圖縣明月鎮二青村的聶青松卻認爲養豬必須走科學化、規模化的道路。聶青松的生態豬養豬場投入170餘萬元,豬舍面積800多平、運動面積10多公頃,年出欄生豬700多頭,現有200餘頭生豬,去年盈利50餘萬元,帶動4戶貧困戶,成爲村裏首屈一指的養豬大戶。

聶青松靠自己的辛勤勞動走上了養豬致富路後,時刻把“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真富”掛在心裏。2019年5月,當選爲二青村黨支部書記後,聶青松更是想爲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自己是靠養豬起家的,因此也想以養豬帶動村民致富。貧困戶谷印玉看到聶青松養豬致富,也想養豬。聶青松主動幫助他選擇豬仔,建設豬圈,期間豬拉稀,不喫食不長膘,聶青松都不厭其煩,主動上門“會診”,對症下藥,市場上生豬飼料的品種繁多,良莠不齊,聶青松總是主動先試驗,從中篩選出好的飼料品種,再向村民推廣。村民對聶青松推廣的飼料是百般相信,因爲他們知道,聶青松心眼好,人實在,大家都信賴聶青松。

爲把自己多年積累的養豬技術和經驗傳授給其他養殖戶,聶青松不放過和村民拉家常的一切機會,講解科學養豬技術,並主動多次在村裏開展養豬技術講解,解答養殖戶提出的一個個疑難問題,聶青松相信只要肯喫苦,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一定能發家致富。

明月鎮河西村周汝田

安圖縣明月鎮河西村位於縣城西出口,隨着城鎮化的發展和城市建設需要,河西村整體動遷,土地陸續被徵收,習慣於依靠土地生活的村民一時不知所措。年近50的周汝田深深地認識到動遷補償款只能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只有進行產業轉型纔是將來的出路。

經多方考察論證,周汝田選擇了梅花鹿養殖項目。他託朋友聯繫到龍林村梅花鹿養殖戶學習養殖技術,並在亮兵鎮鳳棲村購買了2棟民房和幾垧耕地,開始了產業轉型發展之路。周汝田產業轉型發展梅花鹿養殖的消息在村民中傳開,村民們都不看好,親朋好友更是多次勸他穩妥些,面對大家的勸導他沒有反駁,而是默默地悶頭開始了創業之路。

新購買的2棟房屋年久失修需大面積維修,周汝田全家動員,借來拖拉機,撿來磚頭,運來砂石,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經過近2個月的努力,房屋基本能住人了,園子也平整得差不多了,他也瘦了、黑了,但信心更堅定了。如今,養殖場已初具雛形,圍欄建好了,鹿舍建好了,青稞種上了,梅花鹿進來了,一切都在有序進行着。

再苦再累周汝田沒有怨言,家底投進去了他沒有後悔,他只有一個想法:“要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給大家帶個頭,等我成功了,給大家樹立轉型發展的信心,幫助他們共同發展。”

明月鎮龍林村柏忠傑

三年前, 他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三年後,他是帶頭致富能手,他每天忙碌於鹿舍與韭菜大棚之間,他就是安圖縣明月鎮龍林村村民柏忠傑,一個靠着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堅韌的毅力,撐起脫貧致富夢想的農民。

今年54歲的柏忠傑,是安圖縣明月鎮龍林村村民,2016年被確定爲精準扶貧戶。爲儘快實現脫貧致富,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幫助他尋找致富門路,做思想工作提高他的致富信心,通過調查研究發現養殖梅花鹿效益非常好,而且非常適合柏忠傑這種責任心強能喫苦的人。在駐村工作隊幫助下,柏忠傑申請了扶貧小額貸款,自主創業養起了梅花鹿。柏忠傑養殖梅花鹿,精心飼養,科學管理,不怕苦不怕累,在梅花鹿養殖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效益,由一開始的10多頭髮展到今天的28頭,年收入近10萬元。

柏忠傑養殖梅花鹿的成功帶動了其他貧困戶的致富勁頭,有幾個貧困戶陸續養起了梅花鹿,柏忠傑把自己積累的養殖經驗和技術主動傳授給其他養殖戶,都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柏忠傑還搞起大棚韭菜種植,建了4座大棚面積2000多平方米,飼養的梅花鹿爲韭菜提供了充足的農家肥,品質非常好,且廣受歡迎,每公斤銷售價格高出一元錢,年銷售額達到五萬餘元。

柏忠傑在短短三年時間裏從貧困戶成爲致富能手,不僅經濟上富裕了,精神生活更加富裕了,有了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今後的生活將更加美好。

明月鎮西北村楊興強

現任安圖縣明月鎮西北村黨支部書記楊興強是一名80後,作爲一名共產黨員,他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勇於創新,大膽實踐,帶領羣衆種植、養殖增收致富,發揮了一名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自上任以來,楊興強始終把羣衆的滿意度作爲衡量自己工作的標準,從羣衆最難最急的事情做起,以民爲本,與民一心,時時牢記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廉潔自律,無私奉獻,得到羣衆的一致認可。

西北村四處環山,氣候偏冷,只靠種地也掙不了多少錢,村民們大都閒在家裏,有一些村民到外村去撿木耳掙錢。看到這種情況,楊興強心想要是村裏有了木耳種植項目,村民就不用上外面打工了。有了想法,楊興強立即到木耳種植基地考察,參加培訓。回來後,自己建菌室,買料加工,率先種起了地袋木耳。兩年下來,不但自己富了,還讓村民不用外出就能掙到錢。楊興強心繫百姓,他要讓村民都富起來,便鼓勵村民和他一起種植木耳,村民沒有錢,他多方協調幫助籌款,村民沒有技術,他跑前跑後傳授技術。在楊興強的幫助下,部分村民也搞起了木耳種植,並有了不錯的收益。

這幾年,楊興強又把目光放遠,投資30萬元養起了黃牛,還帶動幾戶貧困戶一起幹。在楊興強的帶領下,養牛戶發展勢頭良好;2019年,楊興強又帶動孫國良、董德仁等幾戶村民發展蜜蜂養殖……

在致富的道路上,楊興強就像一隻領頭雁,帶領大家一同振翅高飛。抓黨建,促脫貧,有黨的扶貧政策指引,有幫扶部門的大力支持,這個年輕的黨支部書記帶領村民在致富的道路上邁出了踏實而堅定的步伐。

明月鎮裕民村蔡文波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安圖縣明月鎮裕民村村委會主任蔡文波聚焦產業扶貧,撲下身子,埋頭實幹,帶動全村村民發展產業,發家致富,裕民村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作爲一名共產黨員和一名村幹部,蔡文波積極主動謀劃產業發展,積極爭取幫扶單位大力支持,解決了藍莓基地、冷庫、草地包租問題,持續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在帶動村民致富上,前幾年,黑木耳產業發展較好時,市場需求量大且價格高,蔡文波帶頭種植黑木耳15萬袋,帶動村民發展食用菌產業,還幫助解決大部分村民、貧困戶的打工需求,幫助其增加收入。近年來,蔡文波率先發展黃牛養殖產業,現已形成規模,如今養殖的黃牛數量達到了100多頭。多年來,蔡文波積極發動全村有養牛意願的村民跟她一起發展養殖業。剛開始,有的村民沒本錢,她積極幫助他們貸款;需要資金應急週轉時,她主動借錢給他們;有的村民不懂防疫,沒有技術,蔡文波和家人免費提供防疫、配種等技術。慢慢的,村民們轉變了觀念,從一頭髮展爲兩頭、三頭,逐漸也形成規模。現在,全村養牛戶有30餘戶,存欄牛數量達到500多頭。

經過多年的努力,蔡文波作爲一名村主任,心理裝着每一個產業發展,每一個羣衆的脫貧致富,認認真真做好村裏的每一件事,黑木耳種植面積擴大了,村民住房變新了,村屯道路硬化了,文化活動增多了,裕民村舊貌換新顏。她讓一個組織渙散、村民生活極度貧困的窮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贏得了廣大黨員羣衆的信賴。

來源:安圖縣明月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