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清代,来自意大利的画家郎世宁在皇宫担任宫廷画家五十多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见证了清朝最为繁华的康乾盛世。

郎世宁将西方的油画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手法相结合,创作出大量的传世名画。而今天小编将以郎世宁的七幅作品为线索,为各位看官还原出发生在乾隆时期皇家狩猎纪实。

我们将会发现原来清朝宫廷狩猎,竟然如此的别开生面,充满欢乐的元素。整装待发

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马靠鞍,乾隆在出游狩猎前要先摆好Pose,黄金战甲身上穿。其座下宝马乃乾隆皇帝的心头爱——赤花鹰。这匹宝马在乾隆狩猎系列的画作中经常出现,并且入围郎世宁传世名画《十骏图》,地位可见一斑。

清 郎世宁《十骏图》之赤花鹰

各位朋友记好这匹宝马的样貌哦,后面的故事这匹赤花鹰还会登场。春水捕猎

自辽、金起,发源于东北的女真人都有着春猎、秋猎的风俗。而到了清朝也不例外。所谓春猎,就是宫廷组织在东北松花江进行春季狩猎,亦称“春水捕猎”。反映在文化艺术层面通常是围捕大雁天鹅。

清 郎世宁《乾隆射猎图》

《乾隆涉猎图》中,乾隆轻装上阵,但仍骑着他心爱的赤花鹰,画中浅草末地,柳叶新生,桃花纷飞,正是松花江畔初春乍暖还寒时候。周围的护卫追赶着野兔,场面热闹非凡。

清 郎世宁 《乾隆落雁图》

射雁作为春水捕猎中的重头戏,郎世宁将乾隆在另一幅画作《乾隆落雁图》里单独描绘,以满足乾隆的自恋癖好。画面中只见乾隆御驾另一匹宝马——奔霄骢,立于松花江旁的山岗之上,拉弓射箭,正中首雁,而后面的大雁也变成惊弓之鸟,纷纷落下。乾隆之神武跃然纸上,郎世宁的这一马屁拍的真是恰到好处。

清 郎世宁《十骏图》之奔霄骢

​奔霄骢,为郎世宁《十骏图》中另一匹宝马,因其通身雪白,奔之如腾云驾雾,故得此名。秋山狩猎

到了秋天,按照惯例,乾隆狩猎的地点改到了吉林长白山。狩猎的地方换了,乾隆更加的忙碌,又是捉老虎,又是捉鹿(“秋山群鹿”文化便源于辽金时期的秋猎),还得组织观看马术表演,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简直不要太开心!

清 郎世宁 《马术图轴》

秋天的长白山可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狩猎之前要进行马术表演,活跃一下气氛。这幅《马术图轴》乍看之下还算中规中矩,乾隆皇帝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之下位列阵前,骑的还是那匹赤花鹰,观看八旗子弟表演马术。但是小编把这幅图放大之后,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马术图轴》局部

要给皇帝表演马术,没点真功夫那可是不行的。您看这图里的八旗子弟,为了给皇帝留下好印象,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马鞍上倒立的小哥以为自己稳操胜券?那他想得可就太简单啦!

后面还有一人,在马上举着同伴狂奔,展现出惊人的臂力,但是他的马儿就显得有些吃力了。

这还没完,再后面还有一人立于马鞍之上,无比潇洒的吹奏笛子前行!

最后面还有一人正准备跨马登场,不知道他又会有什么惊人之举?

要是论创意取胜的话,小编果断的投那位马上吹笛的小哥一票……

清 郎世宁《乾隆皇帝刺虎图》

欣赏完了精彩的马术表演,乾隆皇帝早已按耐不住,亲自进山打虎!画中的乾隆一丝慌张神情都没有,而他的另一匹宝马——雪点雕,就栓在不远处的松树下。

清 郎世宁《十骏图》之雪点雕

雪点雕,同为郎世宁《十骏图》中的宝马之一。狩猎用餐

辛苦了半天,终于到了用餐的时刻了。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我们的乾隆皇帝都吃些什么吧!

清 郎世宁 《乾隆皇帝围猎聚餐图轴》

这幅《乾隆皇帝围猎聚餐图轴》,详细地描绘了乾隆皇帝在秋猎中食鹿的场景,剥皮、洗漱切割、烹煮、烧烤各个环节应有尽有,而右侧两位侍卫一人端漆盘,一人端瓷杯,全都是乾隆皇帝最欢的物件。左侧山谷中除了乾隆的众多宝马外,竟还跪卧着一匹骆驼!赤花鹰的祖先

看完以上画作之后,我们不得不感慨欣赏这些古代名画的时候,如果能将其中的线索串联起来,就会发现许多惊喜。

然而,你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还记得上文中的宝马赤花鹰吗?小编在元代一幅名画中发现了它的“祖先”。

元代 任仁发《二马图卷》

仔细观看元代画马大家任仁发的传世名作《二马图卷》中右侧的那匹马,是不是和乾隆的宝马坐骑赤花鹰非常相似,简直可以称为赤花鹰的“祖先”。

其实呢一方面是因为宝马品种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郎世宁在担任宫廷画师期间,能够近距离地欣赏故宫里珍藏的名画,并学为己用。这也是文化一脉相承的一个缩影。

备注:以上画作皆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各位朋友,以后在欣赏这些国宝的时候,一定要将其中不起眼的线索串联起来哦。更多的惊喜,等你来发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