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汽車行業免不了一場惡戰,萬千不錯的車可謂眼花繚亂。自主品牌的榮耀領克01,多年來深得消費者好評,無數車主自發爲其代言。"小保時捷"衆泰SR9,在同類競品中鶴立雞羣。在買車作爲人生一件大事的今天,懂得傾聽、瞭解消費者的車型纔會越走越遠。正如寶馬3系。說到寶馬3系,兩位車主可謂感受良多,下面請他們發表真實用車感受。車主一:全款30萬提了輛寶馬3系,用車7個月,車主說了實在話

外觀好看同時也可以減輕質量。設計感很強,前臉家族式設計很好看。全系標配LED自動頭燈,只是少了前大燈的透鏡,照射能力有點差。車漆太薄了,灑水車衝的小石頭都是印子。這一代內飾只能與上一代相較。內飾科技感不輸奧迪,ID7體系還好,沒有多複雜。沒有真皮座包,塑料感較強。異響一般都是安全帶放得不好纔會發錯,其他還沒有發現。

底板非常平給點個贊,而且沒有備胎所以整體空間很大。本人1.72高度,後面調好位置還有2拳位置。乘坐空間挺大的,不過儲物空間確實有些少,手機沒地方放,眼鏡沒地方放。前後排空間不錯,後備箱對於我來看還是小了點。舒適性很滿意,空間大。畢竟主打運動,懸架偏硬。車內噪音有點大,主要是胎噪大。座包舒適包裹性好,最後排座椅比較長可以支持整個腿部。

運動模式下開起來很刺激。雖然是低功率版本,但是就家用來說足夠了。你想要提速踩油門就行,它就能把速度提上來。高速跑起來,沒有比我快的。高速定速120才5的油耗,上下班亂加速,常常滿格29.5油耗,綜合下來也才9.4,贊。

BMW3系經常打着操控王者,終於純粹。日常開指哪打哪,3系操控性真的沒法挑剔。懸掛沒有想象的硬,還是向舒適妥協了不少。過彎時我腳踩油門之後甩尾了,好在救回來了。用它到現在,我的感受便是十個字:終於等到你,還好沒放棄!車主二:開完奔馳C級,又換寶馬3系,比較兩車,車主直白地說了感受

先來看奔馳C級的外觀,外觀沒得說,用料的話過得去吧。新C的設計的確可以,就是因爲這個設計,現在這麼好的銷量。矩陣式的LED大燈,璀璨奪目,威力驚人,愛了愛了。E的輪轂,就是隻有17寸。

再看寶馬3系,整體外觀感受要比5系更喜歡,比奔C更喜歡。整體設計語言比起上一代有一些變化,車前面設計飽滿。大燈很銳利,日間行車燈很有層次感,雖然簡單但很有感覺。帥帥帥帥帥,新3系帥就完事了,後期準備再加點小包圍和套件。

進入奔馳C級車內,這內飾我相信沒人會說不好看。兩個大液晶屏顯示功效很好,接近視網膜屏了。內飾的木紋觸摸感都很高端,內飾。順便吐槽下雅閣,四年了,味道還沒散完。喜歡中央扶手,打開以後,裏面的空間很大。後排坐3個人有點擠,兩女一男。說實話,儲物空間有點小,感覺門內側可以好好利用一些。不過感覺後備箱貌似沒有A4的深,沒有拿尺量過,但是感覺也夠用。

再看寶馬3系,乍看F系列的寶馬內飾尋常。液晶儀表,曼卡頓,HUD抬頭顯示,都是我相當喜歡的地方。能摸到的地方都是包着皮的,對比去隔壁看某4,材料就。但是味道讓人受不了,坐在裏面聞着頭暈,現在放了炭包好點了。不是家裏第一臺車,對空間無需求。第二排地板上的鼓包真的很不喜歡,也太高了吧。這個吐槽一下,儲物空間真的有點小,放了這個不能放那個。後備箱中規中矩,由於沒有備胎,後備箱墊下邊還有一部分私密的儲物空間。

先開奔馳C級,車重,操控起來比較穩。方向盤圈數要比其他車少半圈,手感很輕巧,指哪兒打哪。路感清晰,懸掛有韌性。但是這次自駕在高速上100碼的時候,分了一下神沒注意路面有個坑。奔馳的舒適性還是很不錯。着重平穩柔軟,放大了舒適性,也給了駕駛員足夠的信心。空調製冷成效較好,可以分區控制。座包沒有記憶座包,每次調的很煩。

再開寶馬3系,操控沒得說,享受轎車的駕駛趣味。帶點速度轉彎的話,運動感十足。不能太顛,能照顧家用和偶爾的運動小激情。剛到手的時候就跑了趟高速,去外地接媳婦出差回來。開舒適模式情況下,方向盤會感覺很輕很輕。德系車底盤普遍比日系車紮實,濾振很好。地下停車場不怎麼冷,開車10分鐘就到單位了。後一排很舒服,前排坐姿低,沒有腰部支撐,時間長了有點累。

結論:我覺得,寶馬3系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運動套的加持,外觀兇狠霸氣,這個不多說。內飾一般,只能說夠用,但買車不就是動力、操控排第一麼。空間很大了,中型車,我買的也是長軸的,車內的空間很足夠了。又會感覺很舒服,感覺像是去度假一樣,爲啥呢。相比於其它同類車型,寶馬3系的性價比更高一些。不知各位有何不同的見解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