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與杜甫並稱爲“李杜”,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爲崇高的地位。

創作背景這首詩大約是詩人在開元后期遊南陽時送別友人所作。 以酒餞別在唐代達到了高潮,親朋好友欲遠行,置辦酒席,爲其送行,以示祝福和惜別。唐詩中常常出現飲酒餞別的場面,酒也就成爲別離主題賴以生髮的又一意象。

作品鑑賞

這首詩一氣呵成,就像說話一樣流暢直白,這種寫作特徵唯獨是詩人李白最擅長的。“春思結垂楊“這句最妙,想必是作者偶然得之,卻成了歷史名句,而此句中又妙在一“結’字上。”坐“者,爲也。“遊子”,指作者自己。詩中惜別故人離去,正是詩人李白悲傷的原因。然而這首詩通篇仍有豪情。常說大喜是豪情,其實大悲亦是豪情。好像詩人李白“平生不下淚,於此泣無窮。”悲就悲傷了,然而自然有詩人李白的豪情之處。這首詩的“揮手再三別,臨歧空斷腸”二句應當成一句看待。

此詩頷聯客中送客語,故尤黯然神傷;頸聯近似六朝人語,故特細膩委婉。芳草引發離情,柳絲關合意思,似有兒女沾巾之態,及結語“揮手”、“斷腸”,復見豪爽人之風度,依然太白也。

本期邀請書法作品

內鄉縣硬筆書法家協會本期特邀點評嘉賓:

作者簡介

郭偉,男,生於1965年,南陽鄧州市人,鄧州市菸草公司工作。南陽市書協會員。熱愛書法,從師於著名書法家、作家、詩人餘澤沛先生,主攻小楷,主要臨習魏晉、二王、唐楷等名人名帖。近年來先後在國家、省、市等書法活動中榮獲多次獎項。

書法作品

第十九期的硬筆書法作品點評嘉賓:

河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 候紹軍

本期會員硬筆書法作品點評:

本期青少年會員硬筆書法作品點評

各位會員、硬筆書法愛好者:

大家好!

內鄉縣硬筆書法家協會以“弘揚硬筆書法文化,提高全社會漢字規範書寫和藝術創作水平爲宗旨”。近年來,協會開展硬筆書法作品展百餘次,組織大型硬筆書法展四次,多次邀請省、市知名書法家來內鄉傳經送寶!

爲了更好“傳承文化,發展個人志趣,普及書法教育”。內鄉縣硬筆書法家協會從下週起,將開展網上硬筆書寫活動,每週一期(內容擬定),真草隸篆皆可!

歡迎各位老師踊躍投稿!

內鄉縣硬筆書法家協會

下期投稿內容

內鄉縣硬筆書法家協會書寫南陽活動作品展品已經開展十八期,得到了廣大書友的認可和關注。我們將硬筆書法根植於文化的土壤,是審美意識形態的文化表現,讓書法插上情感的翅膀,表達對家鄉無限的熱愛和眷戀。

內鄉縣硬筆書法家協會以“弘揚硬筆書法文化,提高全社會漢字規範書寫和藝術創作水平”爲宗旨,堅持黨關於文藝工作的“兩爲”方向和“雙百”方針,團結帶領內鄉縣廣大的硬筆書法藝術家、工作者和愛好者們,求真務實、開拓創新、不斷進取,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努力爲內鄉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