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本報與成都本土智能運動社交平臺咕咚聯合發佈了《成都市民個人健身行爲大數據》,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的一年時間裏,成都人運動總里程超過2億公里,相當於繞地球5000圈,運動總時長超5000萬小時。

數據發佈後,

外地人驚呼連連:

“成都人不是以悠閒、安逸著稱嗎,

什麼時候開始喜歡運動了?”

其實這是外地人誤解成都人了。

鳳凰山體育公園效果圖 圖據成都大運會官網

運動原本就是浸潤在我們這座世界賽事名城血液裏的愛戀,成都人會生活,也會運動,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從來沒有改變過。

古蜀文明源遠流長,史前時代的巫人“執干鏚以舞”,是關於四川體育運動最初的起點。至於成都的城市運動記載,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2世紀的古蜀王國時代,金沙遺址出土的金冠和金杖上雕刻的弓箭、魚、鳥花紋,充分證明了射箭這項運動在原始生產狩獵中被廣泛運用。在古代,成都人僅射箭就可以舉辦一場屬於自己的運動會,商周時期由射箭發展而來的射禮,可以分爲大射、賓射、燕射、鄉射,組織之嚴密可以與古希臘奧運會相媲美。至於時下流行的長跑、馬拉松,成都人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非常職業了,跟着馬車鍛鍊長跑能力的“伍伯”在成都的歷史長河中跑了上千年。

公元前316年,“秦服僰侯,置僰道縣”後,投壺由齊國都城臨淄傳入成都並風行近2000多年,到清朝末年才退出成都人的生活。關於成都的城市運動記憶,當然不僅僅只有射箭和由此而演變出來的投壺。

古代成都人的運動愛好是多種多樣的,兩漢的時候成都人喜歡的運動有圍棋、蹴鞠、角抵……西漢文學家揚雄在中寫道“斷木爲棋,梡革爲鞠,亦皆有法焉”,說明在那時成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圍棋和蹴鞠製造標準;至於角抵,和現代的摔跤、柔道相似。

再以後,唐朝的時候馬球在成都風行一時,世界上第一支女子馬球隊在成都誕生;唐宋期間錦江之上,賽龍舟運動空前熱鬧;北宋年間被視爲高爾夫的前身的捶丸運動又在成都風行一時,1975年成都邛崍出土的邛窯陶球滿是凹進去的圓點,像極了今天的高爾夫球……

及至當代,成都依舊是運動的先行者。1901年華西協和中學足球場修建成功,現代足球在成都生根發芽,併成爲當時的第一運動;1905年在成都北校場舉行的、由全省40個學校的3281名運動員參加的第一屆四川省運動會,被認爲是全國範圍內第一次正式舉辦的綜合性運動會;1918年清末狀元駱成鑲組織的一年一度在青羊宮舉行的“打金章”武術比賽,尚武之風風行蓉城。

新中國成立以後,成都的運動氣氛愈加濃烈,位於二號橋旁的猛追灣游泳場如今已過耳順之年,曾因舉辦女排比賽聞名一時的城北體育館也已近不惑……上世紀80年代,企業籃球、足球賽、排球賽風起雲湧,參賽的隊伍從廠礦到學校、街道、鄉村一個都不少。四川男女排一度制霸全國,四川女排創造過全運會四連冠、五奪全國甲級聯賽冠軍的傳奇,爲國家隊輸送了張蓉芳、朱玲、梁豔、巫丹等多名優秀國手,中國女排甚至有個關於四川女排的傳說叫“無川不成軍”。

從成都走出的奧運冠軍、世界冠軍更是數不勝數,張蓉芳、梁豔、陳龍燦、陳靜、馮喆、任茜、鄭潔/晏紫、蔣婷婷/蔣文文、鄭惟桐……一代一代薪火相傳。

任茜

進入21世紀後,成都人民健身熱情空前高漲,“運動成都”品牌享譽全國,主辦、承辦的國際、國內重大賽事越來越多。2004年亞洲盃、2007年女足世界盃、首屆世界太極拳精英賽……

在不斷積累經驗,夯實辦賽基礎上,成都開發了許多在國內外有着較高知名度的自主品牌賽事——世界體育舞蹈節、“熊貓杯”國際青年足球邀請賽、成都網球公開賽、成都馬拉松……近年來,成都每年舉辦國際賽事數十項,極大地豐富了世界賽事名城的內涵。

圖據成都大運會官網

隨着2021年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

2022年團體世乒賽、

2023年男足亞洲盃、

2025年世界運動會等世界大賽

相繼落戶成都,

浸透在成都人血脈裏的運動基因

將迸發出更大的活力,

世界賽事名城就在不遠的將來。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胡銳凱

編輯 王映丹

校對 楊馥筱

審覈 張婷婷 李影 莊偉偉

監製 吳東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