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寒武紀541

珠穆朗瑪峯是全球最高峯,一直以來,其精確高度就備受關注,此次2020年珠峯高程測量更是全世界矚目。5月27日11時,2020珠峯高程測量登山隊歷經磨難,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峯。我國爲什麼會在今年重新啓動珠峯高程測量?這一舉動有着怎樣的意義?在珠峯高程測量的過程中發生過哪些故事?

8月18日上午,2020全國高校科學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分營舉行了《名家面對面——珠峯高程測量》科普講座。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本次講座採用線上錄播的方式進行。2020年珠峯高程測量隊副總工程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陳剛擔任講述人。

陳剛教授首先介紹了珠穆朗瑪峯的基本概況及其形成的地質運動過程。他從珠峯測量的背景講起,回顧了1975年和2005年的珠峯高程測量的過程,爲大家介紹了珠峯測量的相關科學知識。隨後,他針對此次2020珠峯高程測量的有關問題,從測量工作的任務和目標切入,回答了營員們關於測什麼、怎麼測、爲何測等方面的問題,詳細介紹了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和GNSS衛星測量等大地測量方法。

陳剛教授還向同學們生動地展示了此次珠峯測量中採用的新科技: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航空重力測量、實景三維技術等。他認爲,此番珠峯高程的順利測量,離不開這些硬核的測量裝備和全新的測繪技術。

當談及本次測量工作的體會時,陳剛教授說道:“此次珠峯高程測量工作任務重、要求高。山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非常艱苦,這對於測量人員的安全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但我們頂着巨大的壓力完成了登頂測量,所以這一次的測量成功來之不易。”

2020年珠峯高程測量彰顯了我國當今測繪技術的最高水平,在不同時期以不同方式測量珠峯,不僅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的探索精神,也是瞭解和認識地球的一個重要過程。

此次活動向營員們普及了珠峯高程測量的意義和科學原理,讓大家感受到了國產技術設備在此次測量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極大地提升了營員們的科學素養,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陳剛教授也表示,希望這堂珠峯高程測量的科普課能夠點燃營員們的科學夢想,殷切期待大家有朝一日可以成爲國家棟梁。

來自廣東省潮州市金山中學的陳銘鍇同學在觀看完陳剛教授的講解後,不禁對於這羣登山隊員發出了由衷的欽佩:“攀登珠峯是對人類極限的挑戰,是對夢想的追逐,是對自然偉力的朝聖,也是對使命捨我其誰的擔當。我想這也是登山者們的精神,山就在那裏,只有登頂的人才可以看到那絕美的風景。致敬每一位登山者,也爲身爲中國人感動驕傲。”

其他營員同樣反響熱烈。不少同學表示,這一次的珠峯高程測量科普講座,讓他們有幸直接與珠峯高程測量隊隊員直接對話,去了解測量工作的具體細節,也目睹了當今測繪領域的科研進展和國之重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