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面臨的學習壓力有多大,相信不用我再贅述,總之,孩子小學成績不好就影響初中,初中成績不好就考不上高中,只能去讀職高,而咱們的職高有多“水”,大家也都知道。

所以,孩子的學習確實應該從小抓起,如果一開始基礎就打不牢,後面要想跟上來或者逆襲會非常喫力。

因此,很多家長在幼兒園階段就開始抓孩子的學習了,但這又與國家規定的不許超前學習相違背。那麼,在孩子升小學前,家長們到底應該如何做呢?對此,一位孩子考上重點985大學的學霸的媽媽總結了這樣3點經驗:

1.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自從新課改之後,學生不再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了,而是“得語文者得天下”,畢竟,語文不僅能真正拉開差距,還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語文的學習非常重要。

而如今,“大語文”的概念非常突出,語文成績好不好,不僅僅只看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更要拼閱讀速度、理解能力和文化底蘊。因此,閱讀是學好語文的重中之重,家長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閱讀興趣的培養,當然越早越好(6個月左右就可以開始培養),如果已經錯過了,那麼至少也應該抓住4-5歲這個書面語言的敏感期。家長可以多用一些圖文並茂的繪本、故事來培養孩子對書本的興趣,讓孩子愛上閱讀。

2. 不要零基礎入學,但也不應完全學會或超綱學習

雖然教育部門不提倡幼兒園教授小學知識,但我也不建議孩子真的零基礎入學,畢竟其他家長都會讓孩子提前學習,自己孩子不學的話,會落後太多,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當然,我更加不建議家長在幼升小之前,讓孩子完全掌握小學一年級的知識,甚至超綱很多。我的建議是讓孩子學會60%左右即可,這樣孩子既能跟得上班,又不會產生驕傲心理,或者對上課這件事產生無聊感,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而這兩者對孩子後續學習的危害是很大的。

在這裏還有一條建議,那就是適當教孩子認即可,不要過早教孩子寫字,因爲過早寫字會影響孩子的肌肉發育,而且現在漢字的筆畫順序,很多都發生了變化,家長如果還按照自己上學時的筆畫順序教,很可能會教錯,導致孩子將來難以改正。

3. 增強孩子的體質,加強體育鍛煉

如今國家提倡素質教育,除了學業成績之外,綜合素質也是升學必須考覈的,學習再好,綜合素質不達標也上不了好學校。因此,家長千萬不要忽略了孩子的體育鍛煉。

小學一年級的體育測試中,有肺活量、跳繩、50米跑等項目,因此在幼升小之前,家長務必要教會孩子跳繩,同時還要多帶孩子參加體育鍛煉,增強孩子的肺活量和整體體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