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網上看到一位寶媽求助:

生還是不生?已經有3個女兒了,這兩天發現又懷孕了,是個意外,生又怕是個女兒,不生打掉怕是個兒子,不是重男輕女,就是希望兒女雙全。本來不打算生了,可是計劃不如變化,自己知道懷孕了整天都在生育不生中間徘徊,煩躁得要死……

這條求助下面,有很多網友支招,有人不建議生,畢竟已經有3個孩子了;也有人建議覺得應該生,孩子來了就是緣分。還有人批評這位寶媽雖然嘴裏不承認,但實際就是重男輕女。

我看完這個求助之後,唯一的想法是:這又是一個把無知和僥倖當“意外”的人!

在我們身邊,經常能聽到有人說,“哎呀,本來不想要二胎的,但是意外懷孕了,只能生下來!”“家有3個孩子,2個是意外懷上的。”

每次聽到這樣的言論,我就特別無語,似乎“意外懷孕”成了生二胎的最大的理由。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懷孕這件事上,如果做好了措施,會有這麼多“意外”嗎?

那些說自己“意外”懷孕的,最大的可能有兩個:一是本來就想生,“意外”只不過是對外的一種說辭罷了;二是壓根就沒做避孕措施或者採取了錯誤的避孕手段。這兩者,都不叫“意外”。

真正的意外懷孕,是採取了嚴格的避孕措施但失敗了而導致的懷孕,比如戴了節育環又懷上了,或者全程使用了避孕套但中途出現了泄露或破裂而沒察覺導致了懷孕等等。

如果是下面這幾種情況,那就不要說自己是“意外”了,而是根本沒做好避孕措施:

1. 盲目僥倖,覺得一次不會中招,什麼措施都不採取有些人心存僥倖心理,覺得哪有那麼巧,一次不採取避孕措施就能懷孕?於是在爲愛鼓掌時什麼措施都不採取,結果呢,偏偏就是那麼巧,懷上了!

2. 採取“安全期”避孕法我覺得“安全期”這種說法真應該改一改了,就因爲掛着“安全”兩字,很多人就放鬆了警惕,覺得這段時間不採取其他避孕手段也不會懷孕。然而無數在“安全期”期間中招的事實表明,安全期真的很不安全!

3. 採取“體外”避孕法還有的人呢,覺得小蝌蚪不射在裏面就不會懷孕,然而,人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身體嗎?情到深處之時,少量小蝌蚪悄悄溜出來你能發現嗎?或者“撤退”的時間晚一點點,小蝌蚪“溜進”子宮找到了卵子,不就懷孕了嗎?

4. 在還沒來月經的哺乳期不採取任何措施很多女性覺得哺乳期只要沒來月經就不會懷孕,於是哺乳期期間的夫妻生活不採取任何避孕措施,結果往往就是啪啪打臉!

哺乳期不來月經,不代表沒有排卵,要知道,排卵行爲發生在來月經之前,來月經的原理是這樣的:排出的卵子如果沒有受精,黃體萎縮,停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時子宮內膜中的血管收縮,內膜壞死而脫落,引起出血,形成月經。

所以,別看還沒來月經,但可能已經排卵了,這時候如果恰好同房了,那中招的幾率就很大。

5. 同房時不採取措施,同房後用各種稀奇古怪的方式“避孕”還有的人呢,同房時不採取措施,而是在同房後採用各種亂七八糟、稀奇古怪的方式來“避孕”,比如同房後女性跳一跳排出精液,同房後用水、洗液等灌洗陰道,同房後馬上排尿等。

這些“避孕手段”當然極不可靠,懷孕的幾率很大,而且某些方式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都是21世紀的人了,怎麼還能相信這種毫無科學根據的“避孕措施”呢?

所以說,在懷孕這件事上,哪有那麼多意外呢?絕大部分的“意外懷孕”,都不是真正的意外。如今上網這麼方便,如果真的決意打算不生孩子了,隨便上網一搜,都能搜到安全靠譜的避孕方法,至於一次次“意外”嗎?

如果真的不想生孩子了,就嚴格做好避孕措施,不要“意外懷孕”之後勉強生下或者去做人流,無論是選擇哪一種方式,都是對一個生命的不負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