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末伏的你,還好嗎?

①末伏,提醒人們初秋已到,炎熱的三伏天快過去了;

②末伏,白天陽光依然劇烈,但已不像中伏時那樣難以忍受,早晚較涼爽;

③可多喫些茯苓、山藥、梨子、龍眼等,健脾祛溼,緩解秋燥;

④由夏入秋,多發感冒,解暑降溫需有度,切忌貪涼。

天氣炎熱,游泳避暑還是很多人的選擇。但是,溺水事故也頻頻發生,尤其正值暑假,一些中小學生喜歡到無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結伴遊玩並下水游泳。人在溺水後,2分鐘後將失去意識;4-6分鐘身體將遭受不可避免的傷害,如果在野外落水,很難被及時營救,從而溺水而亡。

那麼如何做到防溺水呢?小編整理了以下幾點:

●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正規、安全的游泳場所,小朋友必須在成人的陪同下進行遊泳。

●身體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臟病、皮膚病、肝、腎疾病、高血壓、癲癇、紅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發熱、精神疲倦,身體無力者不要去游泳,因爲上述病人蔘加游泳運動,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還容易發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

●惡劣天氣如雷雨、颳風、天氣突變等情況下,也不宜游泳。

●下水前應先熱身,做好準備活動,但不宜太劇烈。如果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區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後再下水游泳。

●下水時切勿太飢、太餓,飯後一小時才能下水,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噁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識,安全第一,防患於未然。只要我們在生活中注意各種游水、戲水事項,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就能正確預防溺水,減少意外發生,爲每個人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供稿:東湖區疾控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