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下午, “特區40年 雙區看鵬城——全國副省級城市發佈號看深圳”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寶安區,來自濟南、武漢、杭州等副省級城市政務新媒體代表先後參觀灣區新技術新產品展示中心、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寶安段),全方位瞭解寶安產業發展以及近年來治水提質成效。

採風團在灣區新技術新產品展示中心合影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展示中心助力中小微企業產品推廣

18日下午3點,採風團一行來到灣區新技術新產品展示中心,該中心共7層,包含服務區、企業展、路演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是深圳西部首個集產品展示、技術成果轉化交易、知識產權保護於一體的服務平臺,爲企業常態化提供展示發佈、商務對接、產業交流、知識產權保護等服務。

在中心2樓,採風團一行人跟隨講解員的解說,通過3D投影沙盤、大數據LED屏幕、互動大屏幕全面瞭解了寶安區區位優勢、交通優勢以及產業情況。在6樓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集聚了市場監督管理、司法等各個部門力量,實現從企業項目立項、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挖掘申報專利,對企業技術人員進行知識產權業務培訓,並面對面交流,一對一服務幫助企業理清思路,實現配套服務精準化。

記者瞭解到,“寶安發佈”是該中心打造的重點品牌,“寶安發佈”以市場需求爲導向,多渠道挖掘出一批高成長性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每月舉行兩期發佈活動,通過政府搭臺,爲創新型科技中小微企業技術轉化、產品推廣提供全方位展示和推介的官方服務平臺。自4月22日啓用以來,該中心舉辦展會10期,參展企業379家;寶安發佈17場,線下參與發佈的企業98家,線上參與直播人次339餘萬。

四年治理成效顯著

“黑水河”實現水清岸綠

茅洲河全長41.6公里,全流域面積388平方公里,流域內曾分部工業企業2萬餘家,其中重點污染源企業443家,廢水日排放量8.9萬噸,河流乾支流污染嚴重,水質均爲劣V類,曾經是深圳有名的“黑水河”,是深圳城市發展的一道傷疤。

採風團在茅洲河展示館合影

18日下午,採風團一行深入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寶安段)考察調研,採風團首先參觀了茅洲河展示館,展覽通過展板介紹、多媒體視頻、實景仿真、互動體驗等多種表現方式全面展現茅洲河水環境治理全過程。隨後,採風團乘坐電動車沿茅洲河遊覽了周邊綠道,並登上洋湧河水閘眺望茅洲河流向遠方。

講解員向採風團講解寶安區治水

如今的茅洲河,一改往日“黑臭”,變得水質清澈,河兩岸一幅草木蔥蘢、綠道蜿蜒的景象。這一切的轉變要從4年前說起,2016年,在省、市指導下,寶安區探索制定了“全流域系統治理,大兵團聯合作戰”的EPC模式,四年來,共投入313億元開展茅洲河流域(寶安段)治理,經過全面系統治理,2019年11月,茅洲河水質達地標五類,達到1992年來最好水平,全流域黑臭水體全部消除。

採風團成員嘗試互動體驗

2020年是深圳市全面鋪開碧道建設的開局之年,寶安區積極響應“千里碧道”建設計劃,加快推進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建設項目(寶安段)建設,以茅洲河爲主線,通過功能符合、空間統籌、特色營造等手段,兼顧生態、安全、文化、景觀等功能,構建“一軸兩帶五區”的生態廊道,至此,寶安區闖出了一條具有深圳特色的河流污染整治新路。

活動當天,採風團一行人走進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寶安段)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還參觀了梯田溼地、碧道之環、燕羅溼地公園等地點,深入瞭解深圳寶安區河流水域知識、水污染治理過程以及碧道建設情況,感受了茅洲河道的美麗蝶變。

如今的茅洲河沿岸綠色養眼

來源:深圳發佈

作者:鍾旭輝 謝孫武

圖:劉東博 王依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