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劉備這一輩子做的最正確的決定,便是肯放下自己的身段,去隆中三顧茅廬,將諸葛亮請出了山,可以說後期若不是有了諸葛亮的相助,可能蜀國的建立,也並不會如此的一帆風順。

諸葛亮一生可以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來形容,他爲蜀國的建立做出了很多的貢獻,比如說草船借箭,空城計,火燒赤壁,諸葛連弩等等一系列的功績,無不都將諸葛亮的形象,塑立的非常的高大。如果要從諸葛亮一生中找到一件最能夠體現出諸葛亮智慧的事情,那麼莫過於草船借箭了。

三國時期的英雄豪傑非常多,諸葛亮不過只是其中之一罷了,草船借箭是東吳和蜀漢共同對抗曹魏的故事,而在當時,東吳孫權手下有位大將叫周瑜,周瑜的才能和智慧不在諸葛亮之下,如果要說唯一諸葛亮的可能就是心胸過於狹窄,嫉妒心強,所以纔會在被諸葛亮氣死。

周瑜嫉妒諸葛亮才幹,於是提出水中交戰需要大量的箭,所以需要諸葛亮在10天之內負責趕造十萬箭。其實既然能夠聯手一起共同對抗曹魏,那麼大家就是自己人,窩裏橫,大可不必,不過諸葛亮也知道像周瑜如此心胸狹窄的人,如果不徹底的給他來上一下,後期只會變本加厲,於是諸葛亮立下軍令狀表示,只需三天便可製造出十萬支箭,在古代的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下,不要說是十天了,就算是半個月可能都無法做了,周瑜心中竊喜。

諸葛亮運籌帷幄,善於把控人心,他知曉曹操是生性多疑,於是利用這一點,採取草船的方式收集了十萬支箭,但是後人在佩服諸葛亮,如此足智多謀的同時,也提出了一個疑問,木弓箭雖然傷害很大,但是如果當時的曹操選擇用火箭來攻擊,那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嗎?甚至還會有去無回。

當然,既然大家能夠想到火箭攻擊,那麼諸葛亮自然也是能夠想到的,諸葛亮的草船借箭,其實有兩種意思,其中一種便是成功的借到借到箭,而另外一種便是同歸於盡,如果採取火攻,草船也會必定起火,那麼將起火的草船直接駛入曹軍的領地,也算是不虛此行。

不得不說,草船借箭的的確將諸葛亮的智慧,完全的表現出來了,而諸葛亮也確實是三國第一智者,周瑜被氣死,也算是值得。不知道在大家看來,諸葛亮是否能夠看當三國第一智者的名號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