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一支军队的声誉甚至超过了中央军队,被称为精锐云南军,即云南武装部队。

民国时期,一支军队的声誉甚至超过了中央军队,被称为精锐云南军,即云南武装部队。

作为一个靠近我国边境的省份,云南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早在清代,云南就备受关注,它不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军队,而且专门为培养高级军官而建了一所学校。

这所学校就是云南军校,被誉为清末民初最著名的军校,而且,当时政府在这里建立了一个机器加工厂,生产子弹、枪支等军用武器。

可以说,滇军之所以装备精良、力量强大,与清朝政府早期的援助有很大关系,毕竟,前期的基本军事设施建设节省了不少军费,最终培养的军事人才有利于增强云南军队的实力。

云南军的前身是云南新军,是清朝建立的军十九镇,因此,事实上,这样的军队和领袖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清朝以来政府不断积累对滇军支持的结果。

当然,早期阶段的优势将被耗尽,如何延续这一优势取决于人和政策,当时,在云南这样一个看似难以忍受的地方,出现了军阀唐继尧这样的人才,依靠他来延续国家的精英。

唐继尧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人才,在留学期间,他曾说自己的梦想是“毫不拖延地让中国富强起来,超越欧美,看不起大国,做20世纪的中国人,死亡是什么样的生活?”原来他后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由于他所做的一些事情,他成为现代史上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然而,他的成就是不可磨灭的,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他建立了一支强大的云南军队,并带领军队参加了保家卫法运动,后来,滇军参加了一系列抗日战争,用自己的牺牲和生命换来了国家精英的名字,其中包括台儿庄等著名战役。

民国时期,在唐继尧的支持下,云南经济实际上得到了蓬勃发展,他以发行股票的形式筹集资金,修建碧石铁路,增强了云南的竞争力,增加了云南的财政收入,也就是说变相增加了军费开支。

但是,唐继尧是个军事人才,不是商人,所以他虽然发展了经济,但仍然无法应付大量的军费开支。

滇军之所以发展得这么顺利,是因为它是另一个兴盛期的产业,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鸦片工业。

当时,云南的土地虽然不适合种植粮食,但却是种植罂粟的绝佳温床,由于生长环境优越,这里生产的鸦片质量高,价格也相当可观。

正是这些人的“死亡之花”哺育了当时的云南军队,虽然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但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只有特殊的方法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无论历史如何评价唐继尧和滇军,他们对中国发展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