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村地处广东省仁化县城口镇,距丹霞山景区30公里,106国道从恩村境内穿过。该村下辖8个村小组和1个村办林场。全村人口1400多人,是个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村落。

恩村蒙氏始祖蒙念四于宋神宗元丰年间由江西于都来韶州经商,卜居仁化恩村。经历宋、元、明、清几个朝代,这个小小山村,九百年来飞出26位进士,考上武举、岁贡、拔贡、监生、庠生、太学生等三百多人,可谓冠盖连云,人才济济,曾称“江南第一世家”。

在长期的官宦外迁、异地繁衍中,恩村的留守人丁仍然坚守着先人“耕读兴家”的祖训,延续着气贯数百年的文化传统和伦理氛围,尽力守护着恩村文化古迹和历史荣耀。这个只有三百多户人家的蒙姓居多的小山村,竟然有七个祠堂、四个牌坊、两座门楼、一座城堡,现在仍然可见古城墙横亘,堞垛巍峨,城门依旧。城楼虽坍塌,雄伟气势犹存;护城河已废,而当年遗泽、洼塘还在。村民家中还珍藏着古画、寿幛、官袍官帽、祖宗画像、神龛祭器、文房四宝、家具古玩……

恩村共有七个宗祠,现在只保存下来四个,分别是世科祠、功德房祠、长房祠、二房祠。而现存的四个宗祠中,世科祠是建筑规模最大、装饰最精美、保存最好的宗祠。

世科祠为三开间二进砖木梁抬架结构,硬山顶前互檐二层楼阁式建筑,前檐两柱直通楼阁斗拱托檐,瓦檐喙牙翘角,两柱上方托精美檐饰,横梁檩条雕龙刻凤,梁上托一大匾,匾上镌刻“叔侄亚魁”四个大字。

恩村有两座门楼,一座称为“拱北里”,另一座称为“图南门”,两座门楼一北一南。图为“图南门” 四方门楼的上层。

恩村历史上共有七个牌坊,分别是为蒙英昴立的“进士坊”、为蒙正立的“观光坊”、为蒙禄昌立的“五马坊”、为蒙荣立的“登选坊”、为蒙温立的“登第坊”、为蒙均远立的“都台坊”和清光绪年间立的“维新坊”。

建于明代为文化名人蒙正立的功名牌坊表“观光坊”是恩村标志性建筑。

清光绪年间立的“维新坊”。

恩村建村后,在南宋时期建筑了高大、坚实的围城墙和开挖护城河,围护古恩村的安全。在村东面的锦江河畔,又以砖石建筑了一座宽大独立的城堡,建四城门锁卫。由于历史变迁,城堡围墙三面被毁,现只存留东面锦江河畔一段城墙。

在旧南城门城墙脚与锦江河岸边至东城门,至今还留存一条一百多米的古驿道,东城门外条石阶梯连接古驿道和码头。图为恩村东城门遗址。

鹅卵石铺砌的巷道,徽派建筑样式的古民居,古香古色。

古民居大门雕龙刻凤,文场典故精美图案,内涵丰富。

古民居有丹霞红砂岩雕刻、木格栅式、卷轴样式彩绘等精美窗花。

古朴典雅的民居。

传统编织手工艺。

丰收的喜悦。

古村自古沿袭下来的火龙庆瑞、水陆对歌和龙狮舞等传统民俗活动,场景壮观、气氛热烈、独具特色。

每年新春佳节之际,村民举行香火龙民俗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图文:谢锦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