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女性朋友來說,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親戚”來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姨媽”來了。

每當這個時候,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症狀,輕則頭痛及下腹隱痛,尚可忍受。

重則腹痛難耐、臉色慘白、全身冒汗,還會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可謂由輕到重俱全。

痛經作爲一種症狀,時常伴隨着女性的月經期,也給女性帶來了不少困擾。比如“大姨媽”來的第一天,很多人難受的都不能走路,只能靠抱着熱水、喫止痛藥來度過。

但是,喫止痛藥會不會上癮?喝熱水到底管不管用?今天就帶大家瞭解一下痛經。

痛經是由什麼引起的?

痛經根據病因不同可分爲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

原發性痛經是指生殖系統沒有器質性病變的痛經。

臨牀上90%的痛經都是原發性痛經,其發生與月經週期有關。一般初潮後1-2年就會有痛經出現。

每個月經週期可分爲月經期,增生期和分泌期,月經的到來伴隨着子宮內膜的變化。隨着月經期的到來,脫落的子宮內膜細胞中會釋放大量的前列腺素,從而引起子宮平滑肌過強收縮,血管攣縮,造成子宮缺血、乏氧狀態而出現痛經。

前列腺素PGF2α是原發性痛經的主要介質,它還可以經過血液循環到達頭部、胃腸道而引起頭痛、噁心、胃腸道不適等。

繼發性痛經是指因爲生殖系統器質性病變而引發的痛經。如繼發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子宮肌瘤、盆腔炎等。

常常在月經初潮後數年纔會出現。所以有的人一開始沒有痛經,後來出現痛經多半是這種繼發性痛經。

爲什麼每個人痛經程度不同?

痛經是因人而異的,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

痛經的疼痛程度和個人的體質以及對疼痛的耐受性都有一定的關係,疼痛閾值低的往往痛經明顯。

原發性痛經的疼痛程度也與月經期前列腺素的釋放濃度成正比。

生了孩子就不會再痛經?

經常聽過來人說生孩子之後就不會再痛經了,那麼生孩子真的這麼神奇嗎?

如果是繼發性痛經,只要相應病症解除,痛經往往是能夠治癒的,跟生不生孩子關係不大。

對於原發性痛經,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生孩子一定能治癒痛經,但生過孩子後由於子宮神經肌肉活性的變化,同時宮頸口擴張過,更有利於經血排出,痛經因此會得到緩解。

喫止痛藥會不會產生賴藥性

痛經需要我們正確對待。如果症狀較輕的話,只需要放鬆心情,注意經期保暖,多數就能安穩度過。

而對於症狀較重的痛經,如果已經影響到日常工作,那麼建議服用止痛藥。

常見的止痛藥有阿片類鎮痛藥和非甾體抗炎藥,一般選擇非甾體抗炎藥。

非甾體抗炎藥可以抑制環氧化酶活性進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原發性痛經主要是因爲前列腺素升高導致的,因此非甾體抗炎藥對於痛經的治療是治本的。

常用的非甾體抗炎藥有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和吲哚美辛等。

首選布洛芬緩釋片,一般從小劑量開始喫,掌握自己的痛經規律,在剛開始發作時就服藥效果最好。

但有些人服用多年,越喫越多,甚至要三四片才管用。出現這種現象與個人服藥習慣及體內藥物受體差異有關,並非是藥物成癮。這時可嘗試換一種藥服用,如對乙酰氨基酚。

這裏要注意,止痛藥物並不需要天天服用,只是在月經期疼痛明顯時喫幾片,待疼痛可忍受了就停藥,不要連着超過5天喫藥。所以,只要正確選擇和使用止痛藥,並不會出現藥物成癮。

如何緩解痛經?

緩解痛經的方法有以下幾方面:

1. 放鬆心情,避免焦躁情緒。心情愉悅使氣血暢通,促進經血的順利排出。相反,精神緊張會加劇疼痛。

2. 注重飲食,保證充足的營養。要多喫含鐵和維生素E含量豐富的食物,多攝入優質蛋白質,杜絕飲酒、生冷及辛辣食物。

3. 避免在月經期間用涼水洗頭及洗澡。涼水不利於月經血順利排出,會加重痛經。可以用暖水袋熱敷腹部,並適當泡腳。

4. 保證充足的睡眠。熬夜會導致生理機能紊亂,不利於經血排出。在充足睡眠的基礎上適當鍛鍊可增強體質。

5. 多喝熱水。不僅有助於保暖,還可以舒張血管,但注意不能喝太燙的熱水,否則容易使食道黏膜燙傷導致癌變,一般以溫度40-45℃的溫水爲佳。

6. 積極治療各種繼發痛經的原發病。如急慢性盆腔炎、子宮肌瘤、子宮頸狹窄、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只有解除病因,痛經纔會徹底緩解。

總的來說

如果痛經嚴重

影響日常工作

建議服用止痛藥

喫止痛藥不會產生賴藥性

緩解痛經的方法不少

可以多方面結合試試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