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为人师

想在职场混得开,找到一个跟上司和同事相处的“度”,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之余还能好好地“生活”,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智慧的方式。

以前上班的时候,老大会潜移默化地告诉我们一种叫“办公室政治”的东西,听着就是很恐怖的话题。那时老大们很少会直接地说“工作”,他们告诉在职场应该怎么做人,工作就是在讲做人的态度问题。

耳濡目染地,就开始去理解上司,理解客户的职场“利害论”。作为一个管理者,他是想培养一些“认同”他的下属为他做事的,这样去理解之前老大的行为,突然就能明白好多东西了。这就是职场“利害论”,讲的是利益的相关方间的博弈方式。

这个“理论”到今天都有很多人喜欢,说白了职场讲的依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江湖做事,没点心眼,迟早是要挂的。

管理者想找一些“心腹”,他们除了在工作上会给你提建议外,对你的生活问题也会上心;同事间聊起这样的话题就更为起劲了,一句话,十分的热情。你的问题,他们是很上心,也很热情,但不关心,关键是事后不用负责任。他们处于一个看热闹的角度,就喜欢那样的参与度。

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对,今天的话题就是“好为人师”。

我们今天的职场喜欢帮人出主意的人是越来越多,他们积极主动帮你想办法,而且热诚感人,比如有些人见你在工作中不大顺心“怀才不遇”,他就“好为人师”地劝你该如何争权和争表现的机会;也有些人见你在感情上不大顺心,两性关系走得坎坷,“好为人师”地提醒你该如何经管、如何掌控;还有些人“好为人师”地劝你该去运动、去美容、去塑身、去买房子……他们不仅跟你分析问题,有时执行力比他平时的工作还到位,帮你约人吃饭,为你工作的事忙上忙下的。让你觉得不照着做,仿佛自己是个罪人,伤了他的心。

面对这些热心的“师”尊,我们该怎么回应他们的“好意”呢?

我认为,与这些热心人士打交道,首先须不断表示感激,在人情淡薄、人心自私的时代,得到他们如此的关心,实在难得,若拒人于千里之外,显得太狠。

其次要确认对方是否真具有在那个领域“为人师”的资格:如果他升迁顺利、事业成功,他有关工作的建议就可多听听;他婚姻幸福、家庭美满,一定有独到之处,可以多采纳他的建议;他对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许多人推崇,他在该领域中的意见应该是比较可行的。

相反地,对方既非有专业技能,又非有好品德,就得防着点。有人只是爱讲话、半瓶醋、好管闲事;有人暗藏鬼胎,另有阴谋;有人借机推销,先出主意再卖东西……这些人不配“为人师表”,你我当然不必言听计从,做实验品或牺牲者。

况且,生活中专有一类虚伪的小人,貌似热情慷慨,实际上用心卑劣。在他甜言蜜语地向你献策、“支招儿”的背后,说不定藏着什么险恶的目的,比如:通过你充当某种工具,拿你当枪使,去实现他不可告人的企图。如果你真的听信了他的话,就成了天大的傻瓜!

话又说回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即使对方再好心,他的主意再好,也只是领你进门.往后的路还得靠自己!这些热心的意见会渐渐不重要,日后碰到了问题,还是向真正专业的人请教为宜。

从另一方面看,“好为人师”是件好事,人们能主动热心地帮助他人。但最好把想要说的信息,做更深入的研究,具有医师、律师、会计师这些“师”的水准。否则自己的主意害了人,不但“误人子弟”,还帮了倒忙。这种事情,还是别做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