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開端打着:“三十歲+年齡女性依舊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不同於年輕妹妹的選秀女團,《乘風破浪的姐姐》關注點更在於體現不同年齡階段的女性所擁有的獨特的人生閱歷,將閱歷展現在舞臺表演中,成立一個各有千秋卻又能巧妙融合的中國式女團。

如此高的立意主旨,十分符合近年來社會大衆所宣傳的“女權”主義,而所謂“女權”,並不是指女性高人一等,其實女權就相當於平權主義,一直以來,約定成俗的社會觀念就是認爲男性優於女性,而女權概念的提出就是爲了恢復男女性之間的平等對話。

自己的人生由自己定義,該不該結婚生子、是否自律的過活皆是各人選擇,旁人的說三道四盡是嚼舌根,與其活在他人的眼光中,不如勇敢地做自己。

《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炫麗的舞臺燈光,三十歲、四十歲甚至五十歲的姐姐個個貌美如花,身材絕佳迷人,歲月似乎沒有在她們身上留下任何的痕跡,個個宛如20歲出頭的少女。

用如此這般的外形效應決定人氣和熱度的比拼,一切流量都浮於表面,人設立的好,話題穩得住,在節目上喫香的不是歲月不敗美人的時光碾壓,而是她像20歲般年輕活力。

這個社會的審美價值已經被所謂的娛樂文化固化成型了,男性就該成熟魅力,女性就該溫柔知性,不論什麼年齡段,20歲的女性最喫香。

社會就該如此嗎?

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的人生閱歷和勇敢的自我認知就不值一提嗎?

歲月時光匆匆流去,人們假想的美好總是寄託在無法實現的幻想中,明星就該光鮮亮麗、身材出衆,而現實生活中大部分普通人每天不都是在爲柴米油鹽醬醋茶而煩惱憂慮嗎?

現如今,90、00後的思想已經很不同於父母輩的“貞潔”和“獨守”,標新立異成爲青少年的代名詞。

不論哪個年齡段,都有屬於自己的珍貴閱歷,20歲的單純天真、30歲的成熟知性、40歲的顧家憂愁,這些本身就毫無標準,癱在沙發喫薯片還是健身房裏見,都沒有對錯可言,能否定自己的只有自己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