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0 日晚間,阿里巴巴公佈 2021 財年一季度財報顯示,營收 1537.5 億元,同比增長 34%;淨利潤 394.7 億元,同比增長 28%,均好於市場預期。

" 疫情加速了消費者生活方式和企業運營模式的數字化進程,我們也很好地把握了由此帶來的增長機遇。" 對於財報各項增長數據,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強調了數字化這一關鍵詞。

阿里在財報中也同樣強調了數字化新型基礎設施對業績增長的貢獻作用,例如新零售中的實體零售數字化轉型,完成更多下沉市場的線上化覆蓋等。

基於此,財報也顯示,阿里中國零售商業收入同比增長 34% 至 1013.21 億元,較上季度而言有着明顯的復甦;中國零售市場移動月活躍用戶單季增長 2800 萬達 8.74 億。另外阿里也將雲計算收入同比增長 59% 達 123.45 億元作爲本季財報的一大數據亮點。

阿里方面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中,將中國零售業務和雲計算業務的穩健增長視爲整體財季數據增長的兩大核心驅動因素。

這也表明,數字化這一關鍵詞已逐漸成爲阿里未來增長的新動能,阿里在新財年中正有意識地完成增長引擎的換擋操作。豪賭數字化基建

實際早在此前的數份財報以及各類公開渠道中,阿里便已將雲業務列爲了核心商業板塊之外的另一重要增長引擎。

ZAKER 新聞根據 WIND 數據發現,過去一年阿里雲計算與和互聯網基礎設施業務板塊在總營收中佔比穩定在 6%~8% 的區間中,且營收規模持續保持增長態勢。阿里方面表示,本季度雲計算業務保持營收增長的同時,虧損幅度還實現了 3% 的收窄。

" 雲計算大數據是我們的未來之戰。" 今年 7 月,張勇在致投資者信中表示,阿里將繼續堅持 " 全球化、內需、雲計算大數據 " 三大戰略,其中雲計算大數據代表着阿里的未來。

具體而言,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將阿里去往的下一個時代稱爲 " 認知的革命 ",其本質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對 B 端企業進行全面的改造和革新,通過數據上雲、大數據打通供給端和需求端的渠道等手段,深化產業變革。

在這其中,阿里雲便是承載阿里數字經濟戰略和未來商業野心的核心部分。

近年來在阿里的持續投入下,阿里雲將業務版圖從簡單的 IaaS 基礎設施擴展到了雲、數據智能、智聯網、移動協同等關鍵技術領域,也成爲了面向未來企業數字化的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的基礎底座。

數據顯示,目前阿里雲業務覆蓋全球 6 大洲的 70 多個國家,擁有超過 100 萬的付費用戶。綜合中國信通院、Gartner、IDC 等機構數顯示,阿里雲已持續在中國、亞太公有云市場份額排名榜首,在全球市場中位列第三,僅落後於亞馬遜、微軟。

4 月 20 日,阿里雲宣佈未來三年再投 2000 億元,強化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麪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並且擴大 5000 人招聘規模和聚焦引入頂尖科技人才,目標是快速縮小與亞馬遜、微軟的差距。

二季度中有多家機構上調阿里雲估值,其中高盛給出的 930 億美元創下了歷史新高,各機構均認爲阿里雲在規模和戰略佈局上有較爲突出的優勢,故對標行業頭名的亞馬遜 AWS 來不斷調高對阿里雲的估值。

不僅如此,中信證券、浦銀國際等券商給出的研報紛紛指出,疫情或將加速企業服務賽道和數字經濟基礎建設的爆發,阿里未來有望成爲數字經濟時代的稀缺平臺,目前其被市場所低估的價值,未來或將因雲計算等數字基礎設施業務而進入持續性的上行通道中。關於數字化未來,阿里還有多張底牌

實際由於疫情及經濟影響,此前外界並不看好阿里本季度的財報表現,但資本市場並未因可能出現的保守增長數據而看空阿里,反而不斷入場重倉。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二季度,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高盛、JPmorgan 等大型以及索羅斯、Appaloosa 創始人大衛 · 泰珀、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等多個資方紛紛加倉阿里,

對此有市場分析指出,下半年螞蟻集團 A+H 上市、阿里被正式納入恒生指數等利好消息均推動了各路資方跑步入場。

在資本市場看來,這場面向未來的數字化競爭中,阿里並非只有阿里雲這一張底牌。

例如上述提及的螞蟻集團,已是估值超 2000 億美元的金融科技超級獨角獸,其自身及全球 9 個本地數字錢包合作伙伴服務的活躍用戶數已達 13 億。

此次阿里財報也顯示,螞蟻金服以 33% 的股權佔比來計算利潤分成,它在 6 月截止的季度中爲阿里貢獻了 30 億的利潤來源。

而估值已達 300 億美元,深耕智慧物流賽道的菜鳥網絡,承載着阿里全球物流網絡新基建的版圖野心。財報顯示,菜鳥網絡的季度收入同比增長 54% 至 77.13 億元,得益於數字化水平的提升,菜鳥驛站的日均包裹處理量同比增長超過 100%。

另外還有阿里的釘釘業務。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曾把釘釘放在和淘寶一樣的高度,認爲在生產領域和管理領域,釘釘幫助千萬級企業組織數字化轉型,這個意義堪比淘寶在消費領域的影響意義。

阿里方面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中特別強調了,釘釘 DAU 相比疫情前仍有 1 倍以上的增長,未來釘釘將深入到各行各業,與阿里雲服務形成更爲緊密的協同效應。

隱藏在財報中的各大數字化相關板塊,代表着阿里對未來增長空間的投資與展望。對此浦銀國際也在相關研報中強調稱," 我們認爲阿里巴巴在企業服務的戰略佈局和價值空間或將因此得到重估。"

基於對阿里長期發展價值的看好,多個券商對阿里給予了買入評級,其中中信證券對應阿里 2021 財年的發展預期,給予了 8000 億美元的目標市值,相較於現階段有着近千億美元的增幅空間。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ZAKER 新聞出品

文 / 曾憲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