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教師雖然屬於基層,但嚴格意義上來講屬於城市教師,而並非鄉鎮教師。因爲關乎到個人的利益問題,所以這個界限一定要分清楚。所以,鄉鎮教師才能享受 “鄉鎮補” ,同屬基層的縣城教師不能享受,就這麼簡單。

從中級職稱開始,職稱晉升要求有基層教學經驗,尤其是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縣城裏的教師想要晉升職稱,必須要在鄉鎮教師崗位任職兩年以上。即使在縣城幹個十幾年,名義上是在基層崗位工作,但實際上並不能算基層教學經驗。

鄉鎮教師和鄉鎮公務員一樣,都可以領取額外 “鄉鎮補貼” ,工作地點越偏鄉鎮補貼就越高。近幾年,教育部門不斷加大鄉鎮補貼力度,目的就是爲了促進城鄉均衡發展,補貼從幾百塊錢到2000元不等。通過提高鄉鎮補貼,加強鄉鎮地區的穩定發展,最大程度做到鄉鎮地區招得來人、留得住人。目前已經在部分地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相信不久以後就會推廣至全國。

還有就是有服務性質的教師,如:三支一扶支教人員、特崗教師等,服務合同規定這幾類教師只能在鄉鎮中小學任職,服務期滿後可以選擇留下或自主擇業。基層和基層的概念不一樣,鄉鎮和縣區相比就是基層,縣區和省市相比也是基層。以人才引進政策爲例,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到縣區工作就算基層,博士研究生畢業後到市級單位工作,也算基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