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IE瀏覽器要徹底涼了?曾佔95%市場份額,擁有25年曆史,如今微軟卻宣佈…

互聯網的“活化石”正陸續退場。

微軟日前宣佈,從2021年8月17日開始,微軟365辦公軟件應用和服務將全面停止對IE11瀏覽器的支持,這意味着在這之後,用戶將無法在IE11瀏覽器上使用微軟365辦公軟件。

微軟表示這一計劃並不影響IE11的正常使用,IE11也不會消失。但市場普遍認爲,這個決定變相宣佈了IE瀏覽器最終將退出歷史舞臺。

無獨有偶,近日,火狐瀏覽器開發商Mozilla發言人確認,公司將裁員250人,大約佔據員工總量的四分之一,並計劃把部分團隊重新聚焦到旨在賺錢的項目上。

微軟宣佈明年起停止支持IE11

微軟公司本週宣佈,從今年11月30日起,其工作通訊應用Microsoft Teams Web將停止支持Internet Explorer11瀏覽器(簡稱IE11瀏覽器),而Microsoft 365(包括Office產品)也將從2021年8月17日停止支持IE11。

這意味着到了明年8月17日我們就不能再使用IE11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根據微軟的說法,微軟365不再支持IE11意味着“用戶在使用IE11訪問微軟365應用和服務時將會獲得降級體驗或者無法訪問”。但是,IE11“並不會消失”。IE11是Windows操作系統的組件,遵循其所在Windows產品的生命週期策略。

換句話說,只有當預裝了IE11的Windows版本被淘汰時,IE11纔是真正的消失。在此之前,IE11仍然可以正常使用,只是到明年8月沒辦法再使用微軟365了。

微軟建議用戶使用新版Edge瀏覽器,以便更好地使用微軟365辦公軟件應用和服務。

雖然微軟表示這一計劃並不影響IE11的正常使用,IE11也不會消失,但市場普遍認爲,這個決定變相宣佈了IE瀏覽器最終將退出歷史舞臺。此外,在微軟官方IE和Edge生命週期問答文檔中,有這樣一條內容也揭開了IE的命運:

IE11是最後一版Internet Explorer嗎?

是的,IE11是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的最後一個重大版本。在安裝了IE11的Windows版本的生命週期內,IE11將繼續獲得安全更新和技術支持。IE11可以通過Microsoft更新目錄、Windows更新和Windows服務器更新服務(WSUS)獲取。

1995年8月16日,微軟推出了第一代Internet Explore瀏覽器,它曾是全球使用最廣泛、市場佔有率最高的網絡瀏覽器之一,在2002年和2003年曾佔據95%的市場份額。2008年,谷歌的Chrome瀏覽器出現後逐漸取代IE,目前佔據71%的市場份額,而微軟的IE瀏覽器市場份額只有4%左右。

2013年IE11發佈後,微軟開發了瀏覽器Edge,並將其預裝於Windows 10中。今年1月15日微軟新版Edge瀏覽器正式發佈,鑑於新版Edge採用谷歌Chrome的Chromium內核,這相當於宣佈微軟的瀏覽器內核退出市場。

昔日瀏覽器巨頭再次裁員

8月11日,火狐Firefox瀏覽器開發商、非盈利組織Mozilla通過官方博客宣佈,將辭退250名員工。這一數字大約佔Mozilla員工總數的25%。

裁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受到疫情影響,Mozilla收入大幅下降。Mozilla首席執行官Mitchell Baker表示,Mozilla將在預算削減期間進行其他改變。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裁員已是Mozilla在今年的第二次裁員。

2020年1月,由於Firefox的營利產品沒有產生足夠的利潤,Mozilla宣佈裁員約70名員工。

“Mozilla裁掉了所有知道下一代佈局引擎如何工作的人”,有技術人員評論說。這引發的地震超乎想象:火狐在桌面端份額只有7%,卻使用自己的Gecko內核,是Chromium和微軟之外僅存的“獨苗”。

Firefox被視爲互聯網開放精神的化身,口號是“開源改變世界”。2004年,Firefox 1.0問世時,粉絲自發在《紐約時報》上刊登了一整版廣告。Firefox以瘋狂的速度搶佔份額:2008年下載量破億,3.0版本成爲“世界上24小時內下載量最大的軟件”。Mozilla董事長感嘆:沒有開源,Firefox不可能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Safari的內核WebKit與谷歌Chromium同源。這意味着,若IE和火狐一起折戟瀏覽器,谷歌Chrome可能一統天下,變回微軟IE6時期一家獨大的情況。

火狐爲什麼會失敗?從財報中也許能找到答案:2018年,Mozilla總收入4.5億美元,其中4.3億美元來自授權收入,即在瀏覽器中嵌入搜索引擎。Mozilla的大部分收入來自谷歌以及俄羅斯的Yandex等搜索引擎公司,這些公司付費讓其搜索引擎成爲火狐瀏覽器的默認選項。在過去的十年裏,火狐瀏覽器在瀏覽器市場的份額有所下降,而在這期間,火狐手機、火狐操作系統等幾款較大的產品一直沒有實現。

諷刺的是,同樣做瀏覽器,Mozilla超過90%的收入來自最大對手谷歌。從2008年以後,谷歌開始自研Chromium內核,與Mozilla的關係也迅速冷淡。2020年11月,谷歌與Mozilla的合同即將到期,新合同仍有三年,但每年費用並未顯著增長。而瀏覽器研發又要每年燒掉數億美元,Mozilla必須尋找新的活法。

Mitchell Baker在一篇博文中寫道,公司將專注於打造“人們喜歡和想要使用的”新產品,重新關注社區,並確定新的收入來源。

當微軟放棄IE和Mozilla大幅裁員後,人們擔心還有沒有人能對抗谷歌Chrom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