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不平坦,

而她,

走得尤其艱難。

陳建萍,

貴州省福泉市第二小學

一名普普通通的女教師,

用18年漫漫時光,

先後陪伴12個有吸毒史的孩子,

走過一段又一段

佈滿荊棘的戒毒重生之路。

(注:文中除陳建萍外均爲化名。)

第一個孩子“走”了,她又悔又痛

18年前的一天,陳建萍走在學校操場上正準備去辦公室備課,忽然一輛警車停在了球場邊,兩名警察帶着一名十多歲的男孩下車向她走來問詢校長辦公室。陳建萍用手指往校長室所在,同時看了看眼前這個身着校服的孩子——頭低得不能再低,滿臉羞愧和害怕。作爲四年級一班的班主任陳建萍一眼確認不是自己班上的學生,但是孩子很眼熟,是同年級三班的小元。

任教多年,陳建萍清楚,每個問題孩子的背後一定都有着一些不爲人知的故事。她於是跟着來到校長室,待警察走後,主動提出:“校長,把小元交給我,我來和他談談。”

原來,小元父親因盜竊被判刑入獄,母親一氣之下另嫁他人,拋下小元與年邁的奶奶相依爲命,祖孫二人長期缺衣少食。面對生活的窘迫,小元選擇了父親的“行當”,幹起了偷盜之事。被抓審訊時,警察得知他只有11歲,依法不得收押,只得又將他送回學校。

陳建萍把小元帶到辦公室:“從今以後,你就住到我家去,我來照顧你。”

新的衣物,新的被子,新的家。小元享受着這份從未有過的母親般的愛。除夕那天,小元穿着新衣服,拿着壓歲錢,情不自禁朝陳建萍喊了聲:“媽媽!”

幾個月後,小元的父親刑滿釋放。爲了利於他們父子修復感情,陳建萍答應了小元父親接孩子回家的請求。

一眨眼兩年過去了,陳建萍一直沒有任何小元的消息,心裏不放心便來到小元家,一去才得知小元吸食海洛因引起全身器官衰竭,已經去世兩個月。“好好的孩子,怎麼就吸毒了?怎麼就……”

小元家隔壁的一位大媽對陳建萍說:“小元爸爸回來後根本不管他,後來小元不知怎麼就和一幫吸毒的小年輕人攪在了一起。這孩子又可恨又可憐,三天兩頭這偷那搶的,這麼小吸白粉吸得命都沒有了爹媽也不心疼……”

那個歡喜着叫自己“媽媽”的小元不停浮現在陳建萍的腦海裏——他怎麼就走了?他還只是一個青春少年啊!陳建萍完全沒有想到小元回家後的遭遇竟會如此,悲傷和自責深深折磨着陳建萍:如果一直和小元保持聯繫,或者堅持讓他在留自己身邊,就絕不是這樣的結局。

救贖之路的痛與暖

自那時起,每天下班後陳建萍就把自己扎進福泉城區的大街小巷,無畏風霜雨雪地尋找小元生前的“朋友”——那些或許和小元一樣無“家”可歸的孩子。

一條深巷裏,她堵住了一個瘦小的男孩:“你是小浪嗎?”男孩子警惕地回答:“我不認識你。”“我是曾經幫助過小元的陳媽媽。”“小元”這個名字讓小浪一下子放鬆了警惕,他們曾經是要好的朋友。

一天天過去,陳建萍跑遍了每一條巷道,費盡口舌,終於找到了小元生前的這幫好朋友:小浪、小明、小杰、小付、小文、小斌……

這些孩子都知道小元有個陳媽媽,對他無微不至的關心關愛。他們萬萬沒想到,陳媽媽竟然知道他們都吸毒,她千辛萬苦找到他們是要來勸他們戒毒的。孩子們知道陳老師的一番用心不敢頂撞,但他們更清楚毒不是說戒就能戒掉的,便開始躲避,不接她電話,看到她在路上撒腿就跑……

很長一段時間,孩子們的拒絕與冷漠讓本以奔波得疲憊不堪的陳建萍更幾近精神崩潰,她內心的無力、愧疚、自責不斷加劇,她一心想幫助這些孩子迴歸正途,也實現自我救贖,可是現實卻讓她看不到出路。

陳建萍咬牙不放棄。孩子們喜歡玩QQ遊戲,陳建萍就化名加他們好友,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孩子們不接受,她就通過文字來慢慢走近他們。缺失愛的孩子,對愛的敏感度更強烈。其實,孩子們早就感覺到和他們QQ聊天的那個人是陳媽媽。

終於,小浪接了陳建萍打來的電話,小心翼翼地說:“陳老師,我想戒毒,但我管不了自己。”小杰也在電話裏說:“陳老師,我的爸媽都去世了,我很想他們。”小明直接在QQ裏問陳老師:“我從來沒有見過我媽媽,我能叫你媽媽嗎?”

陳建萍贏得了孩子們的信任,她把這些孩子召集到自己家裏,給他們做好喫的,和他們聊天。從生活中的實際例子,特別是他們共同的朋友小元的親身經歷聊毒品的危害。“孩子們,吸食毒品、販賣毒品都是國家法律不允許的,既害國家,又害家庭,讓自己走上一條不歸路。”孩子們聽到陳老師提到毒品都低頭不語。陳建萍接着說:“想想小元,如果他不吸毒,今天一定還和你們在一起;如果你們不戒掉毒品,那說不定明後天,你們又將失去一個好朋友。”

小元的死本就讓這些孩子受觸動不小,陳老師的話更讓他們再一次感受到害怕,他們在一起多次討論要戒毒,陳建萍見機鼓勵孩子們:“只要你們認真戒掉毒癮,我就是你們的媽媽。”

————~·~————

缺失愛的孩子,

對愛的敏感度更強烈。

陳建萍與這些孩子們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

戒毒之行最溫暖的陪伴

陳建萍要求孩子們每月一次尿檢。好幾個孩子提出來:“我們沒有錢。”陳建萍說:“我來給你們出錢。”

第一次尿檢,所有孩子都呈陰性。陳建萍卻高興不起來,她知道有幾個孩子還在吸。第二個月,她帶着孩子們來到醫院,要求一個一個進衛生間尿檢。小付和小明躲在最後面遲遲不敢進去。陳建萍看着他倆一句話不說,最後兩人主動承認還在吸食毒品,第一次的尿檢做了假。

“我很高興,你們終於敢說真話承認錯誤,如果你們能改正錯誤,那纔是真正的勇敢。”陳建萍的話不重,也沒有嚴厲的批評,小付和小明卻羞愧難當。

吸毒容易戒毒太難。十多歲的孩子自制力弱戒毒就更難。小杰和小文每個月尿檢的結果都不一樣,反覆無常。“這個月你們倆就住我家裏,幫我做點事情。”剛好是暑假,陳建萍要親自守着小杰和小文。

家裏房子不大,突然增加兩個半大小夥子,房間變得擁擠,生活開支也增加不少。

那天,陳建萍帶着孩子們搞家務,讓小杰去買除油噴霧,結果他半個小時纔回來。陳建萍把小杰帶到陽臺上問他幹嘛去了,小杰支吾半天才說:“在樓下碰到小星,他纏着我,喊我出去玩,我沒答應。”

“你帶我去見小星。”小星之前也跟小元在一起吸毒,後來出去打工了,陳建萍一直在找他。

陳建萍剛提到“戒毒”兩個字,小星便瞪大眼睛,惡狠狠地說:“誰說我吸毒了?”陳建萍說:“那你敢不敢去做檢測?”小星反問:“我爲什麼要去做?不是敢不敢,是我不去。”態度非常牴觸。

小明悄悄告訴陳建萍:“小星剛被女朋友甩,他是回來散心的。”

再見到小星時,陳建萍故意問:“你在外面打工掙錢不少,怎麼不帶女朋友一起回來?”小星一聽,生氣了:“明明曉得我被女朋友甩了,還故意這麼問,你是什麼意思?”“你人長得這麼帥,女朋友爲什麼會甩你?”陳建萍似乎看不到小星的怒火,不緊不慢地說。

沒等小星迴答,陳建萍又接着說:“女孩子只會選擇那些積極向上,走正道的人做男朋友。”這話一下子觸動到小星的心坎上。女朋友正是因爲發現他吸毒才提出分手的。

陳建萍說:“小星,你已經二十多歲,明白對錯是非,沾上毒品,只會毀掉你的一生,不戒掉,任何一個女孩子都不會選擇做你的女朋友。”

小星不說話了,之前憤怒的表情慢慢被沉思所取代。那一天,陳老師和他談了很久。最後,小星站起來給陳老師深深鞠躬,說:“我也想喊你一聲媽媽,從小到大,沒有人給我說過這些。當年我是因爲要找錢來買毒纔去打工的。在外面很辛苦,所掙的錢都扔進了火坑。我已經是第二次被女朋友甩了,兩次都是因爲我吸毒。”

“你有幾年的吸毒史,要徹底戒斷,必須有強大的意志力,你要做好承受痛苦的準備。”小星沉默一會,似乎在經歷複雜的思想鬥爭。最後,他說:“請您一定要幫我,我下決心戒。”

最讓陳建萍放心不下的,是小雨。這個長期吸毒的少年,瘦得皮包骨頭。爲吸毒欠了很多錢,被家人送到強戒所,出來後仍然繼續吸。

陳建萍瞭解到,小雨很重感情,跟小元關係最好。她和小雨是在QQ上認識的。她不談戒毒而以小元爲主要話題慢慢打開了小雨的心扉。小雨主動跟陳建萍聊起吸毒的事,還承認偷了女朋友的金項鍊。當天晚上,陳建萍給小雨寫了一封長長的信,勸導他鼓起勇氣面對自己所犯的錯。

“……你還年輕,未來的路還很長,不要留太多的遺憾和後悔走完這一生……”小雨讀到這裏,淚流滿面。一直以來,周圍的人都嫌棄自己,躲避自己,從來沒有人像陳媽媽這樣拿自己當人看。

在家人的陪同下,小雨主動到公安局投案自首,被判了有期徒刑。服刑期間,陳建萍每個月都給他寫信,節假日前還到監獄看望他,鼓勵他改過自新。一年半的時間,陳建萍一共給小雨寫了近20封信,每一句話都飽含對小雨的關心鼓勵。

小雨終於醒悟過來,每天捧着陳建萍的信件,從字裏行間汲取力量,成功戒掉了毒癮。

兩年後,小雨攜漂亮的妻子走上婚禮殿堂。陳建萍老師作爲家屬,出席了婚宴,並代表家屬致辭。在很多場合,小雨都會說:“是陳媽媽給了我新生。”

愛的催化劑澆灌出最美的花朵

爲了讓孩子們走上自立的道路,開始全新的生活,陳建萍花光了家裏不多的積蓄,每個月的工資也都用得分文不剩。

她意識到必須讓他們學會一門技能。她開始給孩子們聯繫工作,很多熟人朋友,一聽說她介紹的人曾經吸過毒,當即就拒絕了。碰了幾次鼻後,她決定帶着孩子們自己幹。

夏天的夜晚,最適合的就是擺夜宵攤。她帶着小明、小文和小浪考察,決定在市中心大樹子附近擺攤。小浪到做飲食的親戚家學手藝,陳建萍則到相關部門辦理擺攤手續,用上了家中最後一筆留着給老人養老的一萬元積蓄。

“愛心媽媽”夜市攤開張了,主要經營烙鍋和烤魚。一開始,孩子們積極性非常高,再熱再累都不叫苦。可一段時間過後,三個人就開始厭倦這種晝夜顛倒的生活,受不了這份苦。

每天晚上,陳建萍堅持來到攤位上,洗菜、殺魚、招呼顧客……孩子們受感動,也不再抱怨了,都積極地做事。

夜市攤每天都有錢進賬,三個孩子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積極意義。每天最晚收攤,第二天最早擺攤。

這一天,小浪來找陳建萍:“媽媽,我喜歡開車,很想學駕照。”陳建萍立即給他報名並交了學費。小浪感動得流下眼淚。在駕校,他學習非常刻苦,順利取得大貨車駕駛證,並借錢買了車,準備跑運輸。陳建萍問小文和小明:“你們兩個能否經營得了夜宵攤?”兩人回答:“媽媽,您放心吧,我們能行!”

小林戒掉毒癮後,陳建萍托熟人在貴陽給他找了一份刮瓷粉的工作。手中有餘錢後,小林又忍不住復吸。這時,小林已經結婚生子,他不再管老婆孩子,自己的錢全都花在買毒上。

陳建萍專程到貴陽去找小林,又罵又勸。小林寫下保證書,蓋上血手印。然而,心魔難戒,小林還在吸毒的消息又一次傳到陳建萍的耳邊。

2013年10月,因爲一件小事,小林把別人傷,需要送傷者到醫院救治。小林沒有錢,之前一起的弟兄們全都躲得遠遠的,沒人借一分錢給他。走投無路時,小林撥通了陳建萍的電話。

陳建萍借錢幫他墊上,又再一次和他長談。從家庭談到友情,從責任談到希望。

“陳媽媽,您還相信我嗎?”羞愧讓小林一直不敢抬頭。陳建萍回答:“關鍵要看你能不能值得我相信。”

小林繼續留在貴陽打工,每天辛苦工作,發了工資就交給妻子,每天下班就和孩子視頻。他還經常和陳老師聊微信,隨時彙報自己的工作情況。

十八年風雨十八年的愛

“提到吸毒人員人人都怕,你怎麼想着去接觸他們?”

問陳建萍這類問題的人太多了,她的答案几乎沒有變過:“我是老師,也是母親,而他們,都還只是學生,是孩子。”

從2001年10月小元離世到現在整整十八年,陳建萍一直堅持走在自己認定的道路上,她一共幫助了十二個吸毒青少年,用無私的愛去悉心呵護那些被家庭不幸、生活苦難矇蔽了的迷途心靈,披荊斬棘陪伴他們重新走上了充滿陽光的道路,綻放美麗的生命之花。

禁毒鬥爭中,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更多一份愛,共同參與到關心幫助吸毒人員戒毒重生的行動中,聚集愛的正能量,將毒品對涉毒人員心理的侵蝕降到最低甚至消除,共建社會美好和諧。

【供稿:黔南州禁毒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