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經濟具有投資小、見效快、風險低等特點,是增加農民收入、助推脫貧攻堅的好路子。近年來,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哈畢日嘎鎮堅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科學制定庭院經濟發展計劃,幫助羣衆拓寬增收致富渠道。

在哈畢日嘎鎮慶豐村魏天慧的庭院裏,一片片鬱鬱蔥蔥長勢良好的彩薯惹人眼。今年她在自家院子裏種植了兩畝彩薯,因魏天慧平時要在家裏照顧孩子,做家務活,所以一直不能外出務工,於是,便在院子裏種上了彩薯,還養起了“扶貧雞”,爲家庭經濟收入注入了強勁動力。

庭院種植是近年來哈畢日嘎鎮興起的新產業,村民利用房前屋後閒置的土地種植彩薯,每年少則收入三五千元,多則上萬元,有效增加了貧困戶的收入。2020年哈畢日嘎鎮結合自身實際,與正藍旗坤元太和農業有限公司合作,通過彩薯種植,進一步帶動貧困戶增收。正藍旗坤元太和農業有限公司負責爲種植戶提供籽種,並免費提供種植技術指導和訂單收購,貧困戶負責種植,單個彩薯長到150克左右即可收購,每公斤收購價4元。當前,哈畢日嘎鎮全鎮有31戶農戶,其中17戶貧困戶在種植彩薯,種植總面積40餘畝,按照每戶1.3畝計算,每畝地產量約爲1500公斤,貧困戶每年可增收7000元左右。

庭院經濟是一項利用閒散勞動時間在家庭周邊經營的經濟模式。哈畢日嘎鎮通過政策扶持、技術培訓、扶貧幫扶人牽線搭橋等綜合性措施,因戶施策,形成了庭院種植業、庭院養殖業、蔬菜大棚種植等多種庭院生產體系。2019年哈畢日嘎鎮全鎮養雞已達到4萬隻,到2020年計劃養殖12萬隻,壯大村集體經濟同時增加農民收入,使之成爲帶動弱勞動能力和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羣衆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2020年全鎮已有150多戶貧困戶達成初步意向,計劃養雞1.2萬隻,每戶平均養80只雞,貧困戶每年可增收4000元左右。

正藍旗哈畢日嘎鎮積極探索農民增收新途徑,高效利用房前屋后土地,把各家的“小庭院”變成了各具特色的“大經濟”,有效增強了貧困羣衆的自我發展能力,走出了一條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好路子,形成了家庭經濟多樣化、特色化的發展之路,讓庭院經濟美了庭院、富了農家。

記者/阿拉騰巴根 陰桂娟

通訊員/呼格吉勒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