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吊威亞、跳水袖舞的寧靜團,爲何輸給了並不驚豔的阿朵團?

《浪姐》比賽到了5公,其實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團隊間PK,而是潛移默化中養成爲個人和團體的一種自我突破意識和挑戰慣性。

說真的,本次5公舞臺,論舞蹈難度團隊協調度、論舞臺表演形式、意識流審美價值的輸出、舞美視聽效果等等,寧靜團是最有想法最具個性和衝擊力的。

換言之,靜靜子帶着隊員們,大突破。

這首《蓮Lit》運用了大量的國風元素,並且將舞臺效果做出藝術感的極致,吊威亞只是前菜,團隊高難度的水袖表演,纔是“硬菜”,讚了讚了!

本以爲第一個“炸場”的寧靜團,拿下445已經是高分了,卻沒想到她們遇到了兩個勁敵。

李斯丹妮團不說了,一方面是因爲伊能靜在團裏,一方面也因爲萬茜確實拉到很多“精神支持”票數,所以奪得第一直接保送進決賽,並不意外。

意外的是寧靜團居然不敵阿朵團?

並非因爲阿朵團是復活踢館團,而是單純論整體舞臺表演效果來說,兩團之間還是有一定明顯差距的啊,寧靜團怎麼看都要比阿朵團更燃更多元更有張力和感染力。

就算比較兩團之間的瑕疵和小失誤,寧靜團在吊威亞結束之後,寧靜歸隊的速度有些慢了。

阿朵團中,吳昕的站位雖然沒有錯,但是她站在第一個位置上與身後的朱婧汐離得太遠,導致看起來她的站位突兀不協調。

所以,在各自都有失誤的前提下,寧靜團依舊是能贏過阿朵團的,那爲何會輸呢?

我們先來看阿朵這次做隊長,帶着隊員在練習和上場之前,都做了些什麼!

沒錯,經歷過淘汰又復活,看過了觀衆的審美喜好,走過了爭議和熱度,阿朵迴歸很冷靜又很理性。

她能夠迅速抓到整個復活團的“痛點”,找準團隊的“定位”,打造出團隊需要經營的一種“標籤”,並且用自己一首《死裏復活》的歌名,來審視團隊應該具有動怎樣的動力。

阿朵睿智在於,她雖然找到了復活團的“痛點”,卻沒有打同情牌和煽情牌,反而進行詩一般的美化。

她說自己跟其他隊員不是被淘汰,而是經歷一次“流浪”,現在回來了,要拍拍身上的灰塵振作疲憊的精神。

美化“痛點”,但也要進行合理的情緒“反擊”!

於是便有了阿朵跟姐妹們一起商量的,在正式表演之前每個人說出自己內心的“反擊之聲”,打在公屏上,自己直面也是讓觀衆直面。

從一開始,阿朵就巧妙經營着復活團與觀衆之間某種心理共鳴的優勢,每個姐姐袒露“心聲”只是與觀衆建立情緒交流的第一步而已。

其次,《玫瑰少年》這首歌的歌詞,太容易與觀衆達成精神的“共振”!

勵志又暖心的歌詞本來就是一把“利刃”,更妙的是阿朵以鼓舞霸氣的表演形式,加強了歌曲的信號,帶領其他姐姐們共同強化這首歌曲的精神力量。

當然了,《玫瑰少年》的歌詞討喜只是一部分,重點是姐姐們集體具有的一種“沙場歸來,不再是少年”的氣勢感,十分有感染力。

所以,阿朵和姐姐們在演唱這首歌曲時,很明顯舞臺表演和舞蹈部分已經不再重要,與觀衆之間達成情緒上的共鳴,意識上的和諧纔是這首歌最終的價值體現。

看看吧,當阿朵團喊出最後那句“不管你是誰,你就是最棒的!”時,臺下已經有“浪花”觀衆偷偷在擦眼淚,顯然,女性觀衆們有被感染到。

寧靜團的舞蹈是讓人“走腎”的,刺激腎上腺素。

但阿朵卻勝在講好故事,講好了復活團歸來的心路故事,講好了《玫瑰少年》這歌首的精神故事,講好了與女性觀衆之間的情緒故事。

阿朵從一開始就明白,講好故事的重要性,挖掘姐姐們真實的人生歷程故事,並非販賣焦慮,而是真誠的與觀衆網友們探討溝通啊。

有時候“走腎”難比“走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