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在山村長大的孩子,閒來無事最愛往深山裏跑,每年的8月份是採摘野生菌的季節,除了常見可食用的野生菌外,還有一些我們看見就調頭跑的野生菌,其中有一種野生菌便是紅鬼筆!

紅鬼筆這種野生菌,在四川、貴州等地的竹林比較常見,這種野生菌當地人稱爲“雞屎菌”,主要原因是來自於氣味、形狀。這是因爲這種菌子有一股難聞的氣味,腥臭無比,類似雞屎,遠遠的就聞到這種味道,所以年少時期看到這種菌子調頭就跑。

其次就是這種菌子長得十分邪惡,顏色十分鮮豔奪目,紅色的筆直生長,但是菌子頭上卻頂着一坨褐色的黏液,也就是這種黏液十分腥臭,所以大家都很不喜歡這種菌子,甚至認爲這種野生菌是有毒野生菌。

其實紅鬼筆並沒有毒性,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早在古代就被記入醫書典籍裏,《本草拾遺》中記載:“主惡瘡、疽、匿、疥、癰、蟻瘻等,並日幹,末,和油塗之。”也就是說在民間,這種菌子可以用來治療惡瘡,據說效果還不錯。

其實這種野生菌與我們常喫的竹蓀是一種科目,而且據說喫起來味道也類似。不過喫這種野生菌需要將頂端的黏液摘除,煮熟後與竹蓀味道十分類似,但是不可多食,據說斥候容易引發身體發熱,不過各人身體差異比較明顯,切勿隨便食用。

不過在民間,許多老人卻將這種野生菌用來曬乾後研磨成粉末調上菜油塗抹到長瘡的部位,據說能消腫散毒,效果很好。這是農村的一些土方子,在缺醫少藥的年代沿用下來的偏方。

不過在野外看到這種野生菌一定要小心,因爲這種野生菌雖然破土後是紅色的筆直的菌體,但是在未破土的時候是一個一個白色的圓形菌蛋組成,在野外與蛇蛋非常類似。在我們老家,就有小夥伴在竹林玩耍,認爲那是野生菌蛋,然後戳穿後看到非常細小的蛇,所以千萬不要隨意“搞破壞”!

不過現在卻很少看到這種野生菌了,儘管小時候十分常見,而且非常嫌棄,甚至傳言是雞拉的屎產生的。但是對於這種野生菌的形成,以及爲何產生如此腥臭的黏液目前也沒有相關研究詳細來解釋,十分可惜。

你小時候見過這種“雞屎菌”嗎?氣味怎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