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LPR橫空出世,它就是房貸一族的心尖痣。

一道非A即B的選擇題,個人房貸到底是選固定利率還是“LPR+加點”浮動利率的選擇題,就一直橫貫在房貸一族的心上。

可以自由選擇的時候,大家都在猶豫,糾結,久久不願落筆,生怕一着不慎,拖累往後的幾十年。

而近期,央行則直接給出了強制性的deadline,不選就默認爲選B,也就是說,倘若在規定的deadline日期之前不做選擇,你的個人房貸利率就會默認變爲“LPR+加點”浮動利率模式。

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銀行集體發佈通知,自8月25日起,將分批對符合條件且尚未辦理定價基準轉換的個人商用房貸款轉換爲參考LPR的浮動利率。

而今,距離做出選擇的最後期限,已經不足半個月的時間了。如果還想轉換爲固定利率,那麼8月將是最後的deadline,否則LPR模式將會成爲唯一選擇。如果對默認批量轉換有異議,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還可進行協商處理,這意味着最後的空間只剩4個月。

過了今年,一切都將塵埃落定。

倒計時的聲音已經tiktok了,你們做好準備了嗎?

選A還是選B,先要知道選項背後的房貸利率是多是少

這是一道必選題,50%的概率題,答案非A即B!收卷時間也在一步步逼近,落筆無悔的選擇題,筆者認爲大家還是需要在下筆之前慎之又慎。最起碼你必須清楚的一點是,每個選項背後代表的房貸利率到底是多少纔行!

如果選擇A選項——固定利率,那麼以後你還房貸的利率,都保持你現有的利率不變,這個利率一直執行到合同到期結束。譬如,如果此前你的個人房貸利率是5.3%,轉換後依舊是5.3%,你的房貸利率在剩餘合同期限內保持不變,不再受樓市加息或降息的影響。

如果選擇B選項——那麼你以後房貸利率就會隨市場利率變化,國內現行的市場利率就是LPR,也就是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每月公佈一次。你的浮動利率公式就是:個人房貸利率=LPR+加點。n%爲加點數,不同的人加點數不同。

首先要有個參照物,我們選定它:2019年12月公佈的LPR是4.8%。

你的加點數就等於房貸利率-4.8%。加點以此爲準,正負皆可,但一旦確定,在你的房貸合同剩餘合同期限內保持不變,未來每年的房貸利率=最新5年期LPR利率+加點。

假設,你原來的房貸利率是5.5%,那麼你的加點數n%=5.5%-4.8%=0.7%假設,你原來的房貸利率是4.4%,那麼你的加點數n%=4.4%-4.8%=-0.4%

非A即B的房貸利率,我們到底選的是什麼?

兩個可選項,一個固定,一個浮動,大家糾結的到底是什麼?

房貸族所圖的,其實無非是不喫虧。無論是選A還是選B,房貸族最想要的就是不喫虧,最好能佔點好處的方向。

今年以來,央行已經進行兩次LPR降息,5年期LPR利率從4.8%降低到4.65%。如果這一利率保持不變,甚至說繼續降低的話,那麼選擇浮動利率的朋友,也就是說選擇LPR模式的朋友,就能享受到樓市降息的利好。

所以,看似是選擇固定利率還是LPR模式的選擇題,其實關鍵還是要看未來是降息週期還是加息週期,背後則賭的是對未來國家經濟發展的預測。

如果是降息週期,選擇固定利率顯然會得不償失;

如果是加息週期,LPR模式將會喫虧良多。

從近期的全球經濟大環境來看,貨幣寬鬆已經成爲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了,全球利率都有進一步下降的可能。

因此,除非你的個人房貸利率低於4%並且很快合同就要到期了,可以選擇固定利率之外,還是選LPR模式更爲務實一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