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隊裏令行禁止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普通士兵,還是軍官等其他人,他們都必須嚴格的按照上下級關係來執行命令,輕易不得越級。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確保上級命令的有效傳達,同時在戰爭中也能充分發揮士兵的戰鬥力。如果熟悉我軍軍銜制度的人就知道,我軍曾設置過一個最高軍銜,然而由於要求太高沒有一人被授予過,6年後便被取消了。

據瞭解,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我軍就已經考慮實行軍銜制了。然而由於當時的情況比較複雜,戰爭一直沒有停止過,所以直到建國前,我軍一直也沒有實現統一的軍銜制度。新中國成立後,不僅經濟建設逐漸走上了正軌,同時軍隊也面臨着規範化和現代化的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經過多年的討論後,1955年我軍實行了軍銜制。

由於在抗日戰爭時期受蘇聯軍隊的思想影響比較大,所以在我軍剛設立軍銜制時,就借鑑了蘇聯軍隊的軍銜制。據瞭解,當時我軍的最高軍銜是大元帥,本來計劃是要把這個軍銜授予主席的,只是最後並沒有實際授予。因此我軍最高軍銜就是元帥,一共有十人獲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十大元帥了。除了元帥外,軍銜制裏還有將官和校官等等。

1965年時,我軍進行了改革,取消了軍銜制,一直到1988年才重新恢復了軍銜制。不過和1955年設立的軍銜制相比,新的軍銜制不僅沒有了元帥和大將這兩個軍銜,同時最高軍銜則變成了“一級上將”。然而在和平時期,很少有將軍能達到一級上將的要求,因此在實行了6年時間後,我軍於1993年進行軍銜制改革時就取消了“一級上將”。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一級上將這個被取消的軍銜外,我軍的軍銜制中還有一個軍銜很特殊,那就是“大校”。據瞭解,大校軍銜是校官中最高的軍銜。目前除了我國等少數國家的軍隊中設立大校軍銜外,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軍隊中都沒有設立大校軍銜。而我國早在1955年軍銜制設立時就有大校軍銜了,直到現如今大校軍銜一直保留着。

目前我軍軍官使用的軍銜制是2009年修訂的軍銜制,共分3等10級,分別是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以及少尉,最高級別的軍銜是上將。而士官軍銜制度則分爲2等5級,分別是下士,中士,上士,四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以及一級軍士長,其中最高級別的士官軍銜是一級軍士長。

雖然這些軍銜級別看上去劃分並不多,但是想從一直升到最高軍銜卻並不容易。就拿一級軍士長來說吧,他們在部隊裏就堪稱是大熊貓一樣的珍稀物種。因爲在我國現役200多萬士兵中,一級軍士長總共也就才100多人而已。這樣的比例,甚至是比將軍的比例還要少。當然了,一級軍士長雖然數量少,但是他們專業技能卻是十分厲害的,連將軍見到他們都十分尊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