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心懷不滿吐槽韓劇高開低走、接連爛尾的朋友們,如今風水輪流轉,國產劇也開始步入這個趨勢。

看劇久了,八姐已經掌握了觀劇的心理情緒。追劇朋友們的心情就跟炒股差不多,剛開始美滋滋,慢慢發現不對勁,但又捨不得放棄,最後只能哀嘆一聲:又爛尾了!

開局讓人喜出望外,中期滿懷期待,結尾跌到塵埃裏。爛尾劇經常有,但是這兩年特別多。

1

最近,讓八姐發出這樣感慨的是《以家人之名》,相信很多小夥伴也是一樣的心情吧。

開篇8.6分,近4萬人打分。

不拘泥於情情愛愛,這部劇着眼於親人,講述三個家庭三兄妹的成長故事。演技自然、劇情紮實,又好笑又好哭的故事實在是太好看了。

然而,劇情剛剛走了三分之一,這部劇的弊端就出現了,兩位哥哥在消失9年之後,後來都猛然愛上小妹。這種狗血程度,就好像你告訴我《家有兒女》裏劉星和小雨都愛上夏雪。

從全網誇到吐槽聲四起,這部劇的口碑當然也直線下滑,從8.6跌到了7開頭,而且還在繼續掉分。這掉的哪裏分,分明是編劇侮辱觀衆智商時腦子裏進的水。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國產劇大多都逃不過愛情的枷鎖,爛尾也主要是這個原因。

作爲一部主打“家庭”“親情”的作品,很多觀衆一開始追劇就是被溫暖的親情所感動,然而到頭來卻是“掛羊頭賣狗肉”,親情只是噱頭,都是爲愛情鋪墊,中後期的重點全是畸形的多角戀。

爲了製造衝突和環境爲之後的愛情戲做鋪墊,畢竟如果一直生活在一起,那就是真兄妹了,如何搞愛情線。

“機智”的編劇於是硬拆散和和美美的一家人,讓大哥去新加坡,小哥去英國,彼此思念到極點,但卻是9年沒見面。哥哥們回不來,妹妹也不去看,機票來回也才幾千,不得不說,這個戲劇點真的很突兀。

9年之後,凌霄和子秋回國雙雙愛上李尖尖,最後李尖尖和大哥在一起了,李爸和子秋他媽在一起了。好一個以家人之名,行苟且之事。

每天這麼期待更新,結果卻眼見着壓不住坑,難怪這麼多觀衆要輪流給導演和編劇寄刀片了。

2

好好的一個劇情被編劇寫成了這樣,真的是很可惜。不過也不意外,畢竟這位編劇上一部作品是《下一站是幸福》。

《下一站是幸福》開播的時候,我們也是極其期待,開篇的質量是真的很不錯。

宋茜飾演的賀繁星是30+的女性,獨立自主,不傻白甜,有着自己的想法,父母也不催婚,這在國產劇中是相當難得的角色。當時,八姐還覺得這部劇的立意很高,可以給大齡女性的婚戀觀樹立一個典範。

然而越到後面,就崩得越厲害,女主男主男二都變得奇奇怪怪,互相挖牆角。

還有前段時間的《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也是讓人氣到吐血,開篇都是8分以上的高分佳作,播完一部6.8,一部6.9。

說好搞事業,講人物成長,大家都以爲會是像《致命女人》一樣的爽劇,結果編劇將每個人的感情安排得明明白白,甚至還有爲了出軌而出軌這種劇情。

《三十而已》中,林有有如同一個小三工具人,整整出現了30集,像是無可救藥一般糾纏許幻山,最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全身而退,大結局顧佳離婚。

再往前,還有《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小女花不棄》等劇,主角們都像是得了不談戀愛就會死的病一樣。

3

其實,拍戀愛劇並不影響格局,拍好了照樣能封神,比如轟動熒屏的《甜蜜蜜》《父母愛情》,導演將人物的心理變化刻畫得淋漓盡致,觀衆有代入感,不會產生突兀感。

再比如,韓劇《請回答1988》,同樣是講親情和愛情,編劇並沒有刻意去描寫愛情,更多的是是去打磨角色,將人物的轉變刻畫得極其自然。

現在很多國產劇就像是快餐食品,第一口驚豔,喫着喫着你就會覺得油膩難以下口,最後還發現毫無營養,食之無味。

最後,希望編劇和導演們都能認真一點打磨好劇本,別爲了戀愛而戀愛,如果一部劇只剩下“好甜”這種看點,那勢必不是一部佳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