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洪水致26.32萬人受災,洪崖洞等受災區已開始清淤

8月2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重慶市抗洪搶險與災後救助重建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截至8月20日8時,此次長江、嘉陵江洪峯過境導致潼南、銅梁、合川、北碚、永川、江津和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等15個區縣26.32萬人受災,緊急避險25.1萬人,緊急轉移安置13.27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3444人,受洪水淹沒商鋪2.37萬間、企事業單位及經營性市場860個、臨江道路320條、橋樑148座、車庫194個、車位4.2萬個、機動車663輛、碼頭車站70個、濱江公園廣場84個,倒損房屋4095間,農作物受災面積8636公頃(含農田果園6958公頃、絕收1421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4.5億元。

洪峯已通過主城區

重慶市應急管理局政治部主任鄒瑜介紹,長江形成2020年第5號洪水,嘉陵江形成2020年第2號洪水,這是重慶主要河流今年入汛後的最大洪水,也是長江、嘉陵江重慶段歷史上罕見的大洪水。8月20日上午,“長江2020年第5號”和“嘉陵江2020年第2號”洪峯已通過重慶主城中心城區。

鄒瑜介紹,針對此次洪災,重慶已提前安排預撥1980萬元救災資金,並緊急調運9.4萬件救災物資及大量飲用水、方便食品等支援災區。各受災區縣採取搭建帳篷、騰出教室和公房、組織投親靠友等多種方式做好受災羣衆的轉移安置工作,及時向災民發放棉被、衣物、麪包、牛奶、礦泉水等救災物資,確保了受災羣衆有飯喫、有衣穿、有臨時住房、有乾淨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時醫治。市政府已經發出通知,要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加強被洪水淹沒的各類基礎設施的檢查排查,摸清底數,加快災後重建。

在此輪長江洪水未編號前,水利部門黨組織及早啓動水情預警工作,滾動發佈重要水情專報43期,先後派出16個專家組赴防洪重點區域強化技術支撐,認真做好分析研判、預警預報,並根據洪水頻率劃定影響區域範圍。市水利局以戰時標準做好防汛工作,並聯系長江委防禦局、四川省水利廳等單位,按權責分期分步對三峽水庫、亭子口、溪洛渡、向家壩及重慶草街電站進行聯合調度,努力減輕重慶中心城區防洪壓力。

受災區域開始清淤

21日下午,澎湃新聞在受災較重的渝中區菜園壩水果市場和洪崖洞景區看到,隨着洪水逐漸退去,工作人員已經開始清淤工作。

在洪崖洞景區,洪水已退至-1樓車庫,景區工作人員利用推土機將淤泥推出,並開始沖刷外牆。

據渝中融媒體中心報道,“洪水大概是21日凌晨2點過退的,我們朝天門綜合所連夜啓動清淤工作,集結人力80人、車輛10臺,於凌晨5點左右到達現場,全力投入清淤工作。”朝天門城市綜合管理所業務股負責人楊渝松介紹,目前,各項清淤工作正在有序開展中。

洪水退去後,留下的淤泥平均厚度達50釐米。爲加快進度,朝天門城市綜合管理所還聯繫了5臺剷車前來“助陣”。

“洪水退去,淤泥逐漸凝固膠着,人力清理難度較大。”楊渝松說,他們先用剷車進行第一次清除,推走大部分淤泥後,再由人工進行洗刷,大大提高了效率。

由於本次洪水持續時間長,過水量較大,攜帶的污染物較多,沉澱下來的淤泥較多,作業量較大,預計還需要5個工作日才能完成本路段主幹道清淤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