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養不教父之過”,用來比如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隨着時代的變化,由於越來越多的獨生家庭或者爸媽過於忙碌等,便出現了不少孩子缺乏“管教”,這不“我爸是李剛”的當事人李啓銘就是個活脫脫的例子。

在這個時代,人人都要爲自己的話負責,當時“我爸是李剛”也成爲了最流行的網絡用語,其中包含着滿滿的諷刺意味。這件事是這樣的,當時還在讀大學的李啓銘喝完酒駕駛着一輛小轎,在自己的學校河北大學校區內肆意行駛,並且途中撞飛兩名女生後,導致其中一女生死亡、一重傷。

隨着學校的人越來越到,他想跑掉,結果被武術協會的人攔下來了,當時的他不知道出於什麼的心思,說道:“你們想告我就告,我爸是李剛!”說完便開車而去,當晚就被警察捉獲。受害者的父母將他告上了法庭,李啓銘賠償逝者46萬元,傷者9.1萬元,並且李啓銘屬於醉駕肇事逃逸,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其父親作爲作爲當地公安局的副局長被革職。

如今的他已經出獄幾年了 ,現狀如何呢?

其父親李剛在那個事件後,慢慢消失在了大衆的眼前,在他出獄後,也一直沒有找過他。記者採訪他,他流下了悔恨的淚水,他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和自己家人團聚,希望能得到父親的音訊。

本來擁有多麼優秀的家庭條件卻被毀於一旦,並且還讓幾個家庭都受到了傷害。如今的李啓銘再也沒有爸爸撐腰,慘淡光景讓人唏噓不已。

作爲家長我們要知道,總有一天,孩子會長大,你不能把孩子拴在身邊時時刻刻,我們應該從小教他規矩、教他自律和禮儀、學會等待和忍耐,儘可能地避免給自己和他人制造麻煩,這纔是真正的“保護”,那麼該如何做呢?

一、建立孩子對事物的同理心

爲人父母首先應該做的是,身體力行地幫孩子跟身邊的事物建立起聯繫,人一旦有了聯繫,便會有感情。孩子才能在過程中,學會溫柔和善良,學會對身邊的事物擁有同理心,做事的時候才能學會換位思考。

二、立規矩

立家規是首要的,有獎有罰。但是家長要明白,這不是拿學生守則式的教條規定去限制他,我們這樣做的目的是引導孩子釋放心底的善。比如很多時候小孩子走路會碰到椅子,弄疼了腳,很多家長這個時候的解決辦法就是去打椅子,假裝自己在爲孩子“出氣”,但這其實會無意教會孩子“復仇”的心理,我們家長真正應該做的應該是,安慰他,並且帶他安慰椅子,教會他善待事物,一切都是互相的,這樣孩子才能學會體諒。

今天討論:你身邊有“熊孩子”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