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農村規劃建設的蓬勃發展,農村道路的不斷延伸與發展,道路清掃壓力也不斷增加,人力清掃效率低、效果差。這樣的問題在良井鎮圍龍村也同樣存在。爲破解難題,日前,良井鎮圍龍村購置我區首臺駕駛式掃地車並投入使用,提高工作效率,打響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

“愛護衛生人人有責,美化環境人人受益;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創造整潔的生活環境”。良井鎮圍龍村的駕駛式掃地車一邊作業,一邊通過喇叭播放着人居環境整治宣傳語。這部正在工作中的駕駛式掃地車,車身小巧,僅一米多寬,不到兩米長,配備四個掃地器和一個垃圾收集鬥。

由於這部掃地車剛上崗,擁有多年汽車駕駛經驗的村民楊仕強自告奮勇,培訓後當上暫時的駕駛員。駕駛着清掃車深入村莊的大路小道作業清掃。馬路上的落葉、泥沙在掃地車清掃過後馬上消聲遁跡。見垃圾鬥差不多收滿後,楊仕強就開到垃圾站,將垃圾鬥卸下、傾倒。駕車操作了幾天後,楊仕強對車的性能瞭如指掌,也見識到它比人工清掃強大的功能。

村民 楊仕強:清掃的效果也就是說經過的時候有雜草、沙末基本上都可以清掃乾淨的,車一經過,基本上都清掃乾淨了。基本上掃把掃不乾淨的垃圾它都可以吸乾淨,除非一些吸附強的垃圾。

圍龍村黨支部書記楊萬山介紹,圍龍村轄區範圍內4.22平方公里,共有14個村小組,本村現有4名保潔員,難以做到環境衛生持續整潔的長效機制。圍龍村兩委幹部開會討論,通過以人力,物力利用最大化角度統籌制定了《圍龍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行動方案》,通過“以車代人”清掃形式,補充清掃力量,購置我區首部駕駛式掃地車。此車日工作量可以達到12名保潔員的日工作量,能夠長效保障村道持續整潔乾淨。有了這部車後,村裏保潔員可分配到其他衛生死角,處理房前屋後環境,實現村莊內垃圾有效清理,雜物堆放整齊,有序,從而建立起長效清潔機制。

保潔員 楊海濃:這部掃地車剛買回來,真的可以幫上忙,有些垃圾掃把又掃不乾淨,我們清掃得很辛苦。這部車還是掃得很乾淨的。有了它,我們就比較有時間去清理這些垃圾了。

良井鎮圍龍村黨支部書記 楊萬山:在這部掃地車上,我們還加裝了一個元素:喇叭。喇叭有什麼作用呢?就是入戶宣傳,好多村民都不理解,認爲在農村房前屋後放點柴草,養點家禽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們經過宣傳和動員,不是不準不放和養,而是規範好,齊把環境衛生搞好。後來他們一看,家家都做得這麼好,掃地車的喇叭宣傳一響,他們就覺得是應該要做好,沒搞乾淨衛生面子上也掛不住。

楊萬山介紹說,人居環境整治擂臺賽正在我區如火如荼開展,雖說他們村在良井鎮的第一場擂臺賽中只拿到了第六名,但面對即將舉行的第二場擂臺賽,通過掃地車的助力以及加大人居環境的宣傳力度,讓村民都參與進來了。現在他們村可是卯足了勁,有信心力爭拿到更好的成績,以實現村莊環境衛生整潔常態化爲最終目標。

惠陽區廣播電視臺記者:文學羣、李俊傑

編輯:張麗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