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的#情感#樹洞。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故事,你說,我聽

禾田飛歌 |原創文章

1、

張阿姨與陳老師是一對相伴了快50年的恩愛夫妻。

眼看金婚紀念日就要到了,張阿姨卻因爲重病住進醫院。陳老師找到婚慶策劃師黃小仙,希望黃小仙能幫他們策劃一個難忘而有意義的金婚紀念。

黃小仙由此走進了這對老年夫妻的生活。那時,黃小仙剛與相戀了7年的男友分手,正值情感的修復期,不由得對相伴了50年的老夫妻發自內心的羨慕。

但張阿姨卻對黃小仙說,陳老師年輕時也做過上不得檯面的事情。

原來,陳老師在年輕的時候,曾經婚外愛上了一個年輕姑娘。在張阿姨待產住院時,那個姑娘因爲盲腸炎也在同一家醫院接受治療。無意間,張阿姨得知了陳老師的祕密。

張阿姨並沒有大吵大鬧,而是用智慧和高情商,讓那個潛在的婚姻麻煩自動退出。

黃小仙問張阿姨:“您就不覺得不甘心啊?”

張阿姨回答:“ 不甘心?我這輩子不甘心的事情很多,唯獨在這件事情上我沒有不甘心,我跟他說,你心裏要是放不下那個女人,你就去找她好了。反正我現在孩子都有了,怕什麼?我就把你當成是一根盲腸,我說割掉就割掉。可你要是覺得爲那麼個人沒有必要,那我就把這件事情當成是爲了給我助產,以後都沒有必要再提。”

張阿姨把這件事看得明明白白,你願意回家,我可以包容你的過錯;但是如果你的心已經回不來了,那就把你當盲腸一樣,說割掉就割掉,絕不留戀。

“像買臺電冰箱,保修期三年,你嫁了個人,還能要求他一輩子不出問題啊?出了問題就修嘛。”

而面對男人的劈腿,黃小仙與張阿姨的態度截然相反。當黃小仙偶遇男友與閨蜜逛街之後,她決絕地與男友分手。

聽了張阿姨的故事,回到家中,看到前男友在上面留言的藥水盒,黃小仙突然明白了,在她與前男友的這段感情中,沒有人是全身而退的。她曾經是前男友的夢想,關於未來的每一幕裏,前男友都希望有黃小仙的出演;而到了結尾時,他們卻統統慘敗。黃小仙毀掉了前男友關於她的夢想,而前男友欠她的,是一個本來承諾好的世界。

如果當時她冷靜一些,就會知道,感情出問題往往不是單方面的錯。是去是留,在極力彌補之後再做出的決定,不會讓她到現在還意難平。

老一代人的感情出了問題,總是想着怎麼去修補。而年輕一代的感情出了問題,第一時間選擇逃離。

這是電影《失戀33天》中的劇情,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同樣的事情同樣也在發生。

老一代人的感情裏會多一些包容,而年輕一代的感情包容性會差一些,這與他們的成長環境有一定的關係。

2、

兩個陌生的人,因爲愛走到一起,但其實對那個人的真實情況還一無所知,因爲愛讓人盲目,只想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但人是立體的,感情越深入,就會發現那個人不同的面,就會發現彼此不完美的地方,愛情是需要磨合的,在磨合中,理解與包容就變得格外重要。

對老一代人來說,似乎更懂得包容與忍讓。

在他們生活的時代,無私奉獻深入他們的觀念中,對工作、對人、對家庭、對婚姻,都是如此。就像他們對待生活中的舊物一樣,能修的就修一修再用,就算爛得很徹底的,不能修的,也會挑挑揀揀,物盡其用。

對待感情也是如此,那時候的婚姻,一結就是一輩子。沒有矛盾嗎?沒有爭吵嗎?

當然會有,但老一代人懂得去付出,去忍耐,他們在很有耐心地對待感情。

正如木心的詩: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青絲到白頭,相依相偎,是年輕人羨慕的感情。但年輕人卻忽視了在漫長歲月中,老一代人在磨合中逐漸融合和諧的過程,以爲老一代人一結婚就是這樣相依相伴。

他們沒有耐心去經營一段感情。當發現愛情出了問題,他們更傾向於投入下一段感情,來彌補感情上的缺憾,卻不會靜下心來思考如何去解決問題。

當90後、00後,漸漸成爲婚戀市場上的主力軍之後,結婚快、離婚更快的現象越來越突出。

同事曾經告訴我,她朋友結婚一個月就離婚了。原因很簡單,因爲老公沒有告訴她,就把婆婆接來旅遊,還住在她家裏。

她朋友覺得老公不尊重她,與老公鬧得很不愉快。老公剛開始也很生氣,但經過婆婆勸說之後,也知道自己先斬後奏的做法確實不妥,向她朋友道了歉。

但她朋友卻認爲這件事開了個不好的頭,現在是帶婆婆來旅遊,下一次又會帶誰來,是不是會住在家裏不走。她不敢想以後,一想以後,頭皮就發麻,就這樣,她離了。

是不是很小的一件事?是不是完全可以開誠佈公商議的一件事?頭腦一衝動,就讓婚姻四分五裂。

3、

感情需要包容,因爲人無完人,都會犯錯,都會有瑕疵。在錯誤與愛情之間,如何取捨?

年輕一代傾向於放大對方的錯誤,有了錯誤就定義爲“這個人不行”,會上升到“他不愛我了”這樣一個高度,讓對方無法辯駁。

90後、00後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得到了家人過多的關愛,自我意識很強,唯我獨尊,包容性差,分享精神也弱。對於任何東西,包括愛情,都習慣於“拿來”,而非“給予”;習慣對方付出,而自己樂享其成,卻懶得付出。

加上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各種快節奏意識增強,愛情快餐、婚姻也講速食,閃愛、閃婚、閃離,太司空見慣。一場爭吵、一點不合心意,就想快速離開,而不是慢下來一拍,包容一下,思忖下哪裏出了問題,修補一下,整理一下,恨不得快快離開,再去尋找另一段完美的感情。

現在年輕人的婚姻裏缺乏一種包容性。缺乏包容,也是年輕人成長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

而一段感情要達到水乳交融般的和諧,就要在感情中磨合。

磨,是什麼?是折磨,是觀念上的交鋒、是生活習慣的碰撞,而且在磨的過程中,新問題,新矛盾會層出不窮。

婚姻是什麼?就是在愛的基礎上,平息一個又一個矛盾的歷程。這個過程其實很讓人鬧心。

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世上再恩愛的夫妻,一輩子裏,都會有至少2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掐死對方的想法”,可爲什麼在這些念頭之後,他們依然恩愛幸福呢?是因爲他們懂得包容。

在家庭裏,越是計較,越是讓關係生分,而年輕人又不願意花時間在修補關係上,吵得多了,大家就累了。

學會包容,對婚姻卻是一樁美事。因爲家是講愛的地方,而人卻又是有瑕疵的人,在愛中去包容小瑕疵,能讓彼此都放鬆下來,去思考眼前存在的問題。

世間沒有天作之合,只有不斷包容與修正中的夫妻關係,懂得尊重對方,懂得包容對方的缺陷。夫妻之間越走越近、越來越親密,都需要相互間的包容和忍讓。

只要還有愛,那就請先深呼吸,學着放下婚姻中的是是非非,放下相互間的指責,以一顆包容之心去面對彼此。

心寬了,這日子也越過越寬。

圖|網絡,如侵必刪

END

今日互動話題:

你認爲婚姻要幸福長久,最重要的是什麼?

請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