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通病防治策劃

質量通病是影響機電安裝工程質量的重要問題之一,只有質量通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機電安裝工程的質量、各系統的功能才能夠得到可靠保證。若要有效控制質量通病,就必須先認識質量通病,才能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

1、機電安裝工程與裝飾工程不協調的問題

建築設備及建築電氣的安裝工程和裝飾裝修工程必須密切配合,不應各自爲政。施工總包單位必須對此給予高度重視,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進行全面控制。在工程實際中經常出現以下問題:

1)衛生間(或塊材鋪貼)牆面上的電氣開關等與塊材的排板不協調。電氣開關的位置無規律可循,即不與面磚的縫對正也不在面磚的中心,達不到精細、美觀的要求。

2)衛生間內出牆面的管道,地面上的地漏、清掃口等與牆、地面塊材裝飾的排版不協調;牆、地面塊材的套割粗糙。

3)走廊、樓梯前室等牆面上的消防設施的開關、控制面板等與牆面的裝飾檔次不協調,與裝飾的做法不統一。

4)室內吊頂上佈置的燈具、噴淋頭、煙感探頭等與吊頂的裝飾不協調。當吊頂爲塊狀材料時,燈具、噴淋頭、煙感探頭等未佈置、安裝在板塊的中心;當房間、走廊爲弧形等不規則形狀時,燈具、噴淋頭、煙感探頭等未根據房間的形狀進行佈置。

5)當吊頂有凹、凸變化的造型時,噴淋頭、煙感探頭等消防設施被遮蔽,其功能受到影響。

6)裝飾工程與安裝工程相互污染,成品保護不當。

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問題

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鍍鋅鋼管在現場焊接後沒有進行二次鍍鋅處理(焊接法蘭、焊接變徑、衝壓彎頭與管道等)。

2)絲接管口的麻絲、生料帶等未徹底清理,對外露絲扣及安裝時管道外部的傷痕沒有進行防腐處理。

3)噴頭安裝高度不符合規範規定,無法保證其正確動作。

4)吊杆、吊架的位置、形式等不符合規範的規定,不能保證管網的牢固性和噴灑的效果。

鍍鋅鋼管現場焊接

3、水、風管的保溫問題

1)保溫層不牢固,保溫層脫落、接頭、接縫開裂。

2)保溫不到位,法蘭、閥門、伸縮器等特殊部位未進行保溫處理,出現結露現象。

3)保溫層不平整。

4)保溫管道的支、吊架部位缺少墊木,且墊木缺少良好的防腐處理。

5)保溫不嚴密,接縫部位結露。

保溫不到位,法蘭、閥門、伸縮器等特殊部位未進行保溫處理,出現結露現象。

保溫不嚴密,接縫部位結露。交叉污染。

4、管道、儀表、閥門安裝中的問題

1)絲接管外露絲的長度不符合規範規定。

2)法蘭連接中的螺栓長度不符合規範規定。

3)溝槽連接中管道不同軸,支吊架設置位置不對,連接件受力不合理。

4)儀表安裝不規範,表下沒有排氣閥。

5)儀表方向、高度不一致,或方向不方便視讀。

6)閥門安裝方向、高度不合理,操作不方便,或根本就無法操作。

7)不同材質的金屬的接觸面未採取絕緣措施,致使發生電化學腐蝕反應。

8)不鏽鋼材料在焊接後未對不鏽鋼表面進行焊接飛濺、焊縫酸洗、鈍化處理等工藝處理,以致不鏽鋼表面、焊縫等發生鏽蝕。

儀表安裝不規範,表下沒有排氣閥。

規範的儀表安裝,表下有排氣閥。

儀表方向、高度不一致,或方向不方便視讀。

不同材質的金屬接觸面未採取絕緣措施,致使發生電化學腐蝕反應。

不鏽鋼焊縫未處理。螺栓腐蝕。

5、水泵、風機等設備安裝的問題

1)減震措施不當,減震器選用、安裝不合理。

2)土建、機電安裝施工順序不協調,減震器功能受影響。

3)與市政給水管網直接相連的地下室生活、消防水箱的進水、溢流管口高度顛倒——溢流管口高於進水管口。

4)地漏安裝的問題。

5)地漏選用不當,存水深度不滿足125mm的基本要求。

6)地漏位置不當,無法進行清理。

7)地漏與排水管不對位,排水不暢。

減震器安裝不當。

土建、機電安裝施工順序不協調,減震器功能受影響。

水封高度不應小於50mm。

7、風管軟接頭、防火閥的問題

1)軟接頭的長度不符合規範規定,出現過鬆、過緊現象。

2)軟接頭扭曲。

3)消防排煙系統的軟接頭未採用不燃材料。

4)防火閥距牆超過200mm。

5)長邊尺寸大於630mm的防火閥沒有設獨立支、吊架。

8、支吊架問題

1)型鋼規格選用未進行必要的計算,材料浪費嚴重。

2)佈置不當,設備、管道受力不合理。

3)製作工藝粗糙,焊縫不美觀。

4)防腐不到位,鏽蝕嚴重。

9、電氣工程中的接地問題

1)金屬穿線導管接頭部位的跨接不可靠,當採用鍍鋅鋼管時,採用了套管焊接或焊接跨接的方式。

2)金屬橋架或線槽的跨接不可靠,跨接線未採用蝶型墊片壓接,且跨接處的螺栓未採取防松措施。

3)在配電箱、櫃中未設置接地(PE)專用的匯線排,且在配電箱、櫃中不同迴路的PE線壓接在同一端子上,無法確保每一回路的用電安全。

4)配電箱(櫃)的門與本體的跨接未採用裸編織銅線連接,而使用BV導線。

5)插座PE線串接。

6)電纜橋架、線槽、穿線導管的支吊架未接地。

7)盲目重複接地。

10、電氣工程配線的顏色標識和迴路標識問題

1)配線顏色不規範,下級相線顏色與一上級相線顏色不一致。

2)PE線未採用規定黃、綠雙色線配線。

3)多芯電纜中用於接地的PE線在導線端頭部位沒有采用黃、綠膠帶相間包紮標識。

4)配電箱(櫃)中的電纜沒有迴路編號和標識。

5)電纜溝內的電纜沒有迴路標識。

6)配電箱(櫃)內沒有結線圖。

7)控制開關沒有控制迴路標識。

11、配電箱、櫃開孔、封堵問題

1)電線導管進箱(櫃)時,箱體開孔應與管徑不匹配。

2)導管與箱體的連接未採用專用鎖母固定。

3)配電箱上的預製擊落空脫落後未封堵。

4)在配電箱上開孔未採用開孔器。

5)配電櫃與電纜溝之間未封閉。

6)配電箱(櫃)內有易燃雜物。

7)進箱(櫃)的導管、線槽沒有護口。

12、電氣工程配線中的接線端子的質量通病

1)採用多股銅芯導線時,在壓接前未搪錫或採用無開口終端端子(線鼻子)。

2) 當導線與空氣開關等設備連接時,導線裸露的部分未全部插入接線孔,有線芯裸露的現象。

3)一個端子下壓接多根導線。

13、金屬外殼燈具的外殼接地的質量通病

1)高度2.2m以下的金屬外殼的裝飾壁燈、應急疏散指示燈、地燈的外殼沒有接地。

2)產品選用不當,金屬外殼無專用接地端子,接地不可靠。

3)系統配線時根本就沒配PE線。

14、KBG/JDG導管的質量通病

1)導管鍍鋅質量較差,鍍層厚度不夠或鍍層厚度不均勻,鏽蝕嚴重。或在施工中未對導管表面進行必要的保護,造成導管表面鍍層破壞,致使導管鏽蝕。

2)導管固定不牢固,在牆面、樓板底部敷設時沒有采用標準固定件,而是將導管直接貼牆或樓板敷設,造成導管過早鏽蝕。

3)懸吊安裝時未設置防晃吊架,穿線時導管脫口。

4)懸吊安裝前對導管與樓板間的高度沒有進行計算,吊杆下料過長。

5)導管與橋架連接部位沒有采取可靠的跨接。

6)扣壓不牢固,在穿線時或稍有碰撞接口就鬆脫。

7)緊定管在連接時未使用專用的扭斷型緊定螺絲,致使連接的牢固性及導電性均不可靠。

8)緊定管的連接附件質量較差,緊定螺絲還沒有擰斷,連接附件的螺紋已經溢扣。

15. 避雷系統及變配電間的質量通病

1)避雷帶不順直。

2)避雷帶連接的焊縫不平整,焊縫設置不合理防腐不到位。

3)避雷帶支架間距過大或設置不均勻。

4)避雷帶支架安裝不牢固。

5)避雷帶與支架採用焊接方式固定。

6)變配電間未設置接地幹線。

7)變配電間接地幹線上未設置臨時接地點。

8)接地幹線與牆面距離過小。

9)接地幹線沒有標識或標識顏色錯誤。

16. 技術資料的質量通病

1)方案缺失。

2)方案編制缺少針對性、可操作性。

3)材料、物資合格證不齊全。

4)材料、物資進場批次、數量不詳。

5)隱蔽記錄不詳細,被隱蔽工程的施工質量不清楚。

6)施工記錄不齊全,應做記錄的沒有做。

7)試驗、檢測、調試報告不齊全。

8)技術資料所記載的內容與工程實際不一致。

9)開箱記錄、試運行記錄、調試記錄等沒有做到一機一表。

上述所列質量通病並不是全部,在進行機電安裝質量策劃時,必須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分析、確認質量風險,即確認可能發生通病的部位,並制定相應的技術、管理措施。

最爲關鍵的是,所有的策劃都必須與施工方案、技術交底相結合,策劃結果應在施工方案、技術交底中得到落實,避免質量策劃與施工方案脫節。有些項目在質量策劃上下了很多的功夫,可以說比較詳盡,但由於沒有體現在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中,所以也就沒有貫徹到底,變成了紙上談兵。

過程控制

機電安裝工程施工質量的過程控制的依據是國家現行質量驗收規範、企業施工工藝標準。但對於作業班組而言,施工技術交底纔是專業質量檢查員檢查、控制操作質量的依據。所以,要使機電安裝工程的質量在班組作業時得到切實控制,首先是完善技術交底的編制、交底工作,在技術交底的編制時即依據國家現行質量驗收規範、企業施工工藝標準制定出防治質量通病的可靠措施、操作工藝、質量標準;其次是強化質量檢查員的過程巡查,重點應是工藝、工序是否達到技術交底的要求,及時發現違規操作,從而將質量通病消除在萌芽狀態。

試驗與檢測

機電安裝工程的性能在施工過程中即通過各種試驗、檢測的方法進行了檢驗,以保證其使用功能。爲保證試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必須保證:

1.試驗、檢測方法正確;

2.試驗、檢測所用儀器、設備準確;

3.專業技術人員應持證作業。

所以各項試驗、檢測均應編制專項方案,試驗、檢測所用的儀器、儀表必須經過校驗。試驗、檢測報告應記錄試驗、檢測過程、方法、現場環境、操作人員、儀器儀表型號、儀器儀表編號,並付儀器儀表校驗證書複印件、操作人員上崗證書複印件等。 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