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在地道里打仗]說起中國人民志願軍,很多人都知道,新中國成立後才一年,他就出國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對於當時窮困潦倒的中國來說,出國參戰是不可想象的,這些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的老照片說明了當時的一切。

[志願軍在地道里打仗]說起中國人民志願軍,很多人都知道,新中國成立後才一年,他就出國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對於當時窮困潦倒的中國來說,出國參戰是不可想象的,這些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的老照片說明了當時的一切。

可以說,當時中國各行各業都經歷了百餘年的戰亂和滄桑,正是恢復生產的最好時機,然而,炮擊東北邊境的聲音再次響起,在中國這個有很多洞的國家,它已經受到了戰爭的洗禮,那些從舊社會進入新中國時期的先民,因爲他們敏感的保衛國家的神經而再次覺醒。

可以說,朝鮮戰爭是非常艱苦和殘酷的,這些志願者於1950年10月19日啓程前往韓國,當時幾乎沒有空軍掩護和重型武器支援,圖爲進入朝鮮的後勤部隊,架設電話線。

隨着第38志願軍先鋒隊進入朝鮮,朝鮮半島局勢惡化,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10月19日誌願者進入朝鮮的當天,美軍已經佔領了平壤,上次平壤大規模抵抗後,朝鮮人民軍一路向北逃竄,沒有得到有效抵抗。

【戰術模擬沙箱】2:攻佔平壤的美軍和聯合國部隊沒有停止,而是繼續以北京大學的規模進軍,10月20日,聯合國部隊總司令麥克阿瑟繼續向北方多個地區派出大規模傘兵,攔截和消滅逃亡的人民軍,甚至美國和韓國軍隊的一些先驅者也已經到達鴨綠江。

[志願軍擔架兵]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志願軍進入朝鮮等於保衛國家,但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志願軍在軍事裝備和後勤保障方面處於極其不利的地位,從圖中可以看出,當時志願軍中有很多擔架兵,負責運送、補充和支援傷員,與此同時,美國已經實現了大規模的航空運輸。

許多中國士兵死於殘酷的戰場環境,在朝鮮戰爭過去的戰鬥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把艱苦樸素、戰鬥到底的作風發揚到底,面對敵強我弱的多國部隊的進攻,許多最可愛的人在戰場上熱血沸騰,還有許多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戰爭,擊退了美國和多國部隊的進攻,把他們趕回三八線以南。

朝鮮戰爭中最著名的戰役和戰役,如進入朝鮮時的第一次戰役和第二次戰役,以及後來的上甘嶺戰役,在這些戰役中,人民軍隊頑強鬥爭、不懈奮鬥的戰鬥精神得到了體現,在這些戰役中,還有一些小規模的戰鬥,如松谷峯、三蘇裏、長金湖等,也給志願者留下了一片激動人心的景象。

[上甘嶺戰役中在地道里戰鬥的士兵]當戰爭進入最後的僵局時,我們的隧道行動已經成爲阻礙美軍前進的不可逾越的空白,這些士兵在黑暗、塵土飛揚、補給不足的地道里戰鬥了43天,打贏了上甘嶺戰役。

[微笑的士兵]他們裝備簡陋,但士氣高昂,最終擊敗了美軍和聯合國16國部隊(包括韓國陸軍),1953年7月,戰鬥了三年的朝鮮終於恢復了平靜,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兵也逐漸回到了他們嚮往的祖國,結束了在朝鮮的作戰行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