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樂隊的夏天2》再一次火遍各大熱搜榜。新的樂隊,各異的風格真是讓作爲觀衆的我們燃炸酷暑和初秋。相信很多人都會像傻子一樣坐在電視機前一會爲老樂隊重組的情懷流淚,一會兒又爲新樂隊的意想不到買單。總之癡癡傻傻的跟着《樂夏2》一起發瘋。

除卻看樂隊本身,看節目比賽的緊張感。小歌還關心兩個人,就是白舉綱和劉忻。一個“超女”,一個“快男”,是真偶像。

2013年《快樂男聲》經過三年沉寂再次全新歸來,白舉綱就是那年的選手。那時候,新的選秀和歌唱類節目層出不窮,很多人都不再關心《快男》的誕生和播出。所以2013年《快男》的出手多半是在刷情懷。縱然如此,芒果臺當年還是向娛樂圈輸送了冠軍華晨宇、亞軍歐豪、季軍白舉綱。

小歌有時候還真是有些驚歎,如今在各自領域有了一席之地的三人竟然都是當年“快男”的選手。

劉忻,和白舉綱一樣,也是在時隔幾年後參加了重組後的2011年《超級女聲》。那年劉忻比站在臺上的歌手年齡都大,也比她們有舞臺經驗和基本功底,但僅奪得季軍。此後的幾年,劉忻再次淡出大家視線,直到近期上了《樂夏2》,成了樂隊主唱。

站在這個全是“專業咖”的舞臺上,很多人都對白舉綱和劉忻的到來表示疑惑。這種懷疑的目光從他們一走進觀衆視線就存在,總覺得他們走錯了片場,覺得這裏不是“小鮮肉”該站的地方。他倆也最終站上舞臺面對了這種質疑。

從觀衆的角度看,白舉綱和劉忻的表現都很好。但畢竟白舉綱的偶像光環比劉忻晃眼,所以白舉綱一輪遊就結束了。且不說專不專業,就是覺得挺可惜,也挺心酸。小歌隔着屏幕都能感覺到白舉綱的無力感。

就像白舉綱說的,他是頂着“上面”的壓力在堅持做樂隊、做搖滾這件事。這麼多年,他不論站在什麼樣的位置,都記得最初的夢想。也許當初他只是想通過選秀讓自己夢想實現,也只是想曲線救國。可不曾想個人標籤太明顯的時候,早已沒有人在乎他是不是真的有實力。

這次站上《樂夏2》的舞臺,無論白舉綱還是劉忻,他們都在證明一件事,就是他們不僅僅是明星,更是歌手。他們是偶像派,也正在努力成爲實力派。

站在同一舞臺上,我想還有一個人也應該有類似的悵惘,這個人就是“傻子與白癡”樂隊的主唱蔡維澤。作爲《明日之子第二季》的冠軍,是新時代的選秀歌手,與白舉綱的情況相似又如出一轍。一樣的偶像歌手,一樣的明星光環,一樣的曲線救國。

不論是在《明日之子》舞臺上的表現還是在《樂夏》的舞臺,蔡維澤都很好地展現了他的才能。但他比白舉綱幸運,因爲他生在了更被理解的新時代。

偶像=沒實力!偶像=花瓶!偶像=流量!

好像娛樂圈有一條隱形的鄙視鏈,鄙視對象就是那些靠顏值、人設獲取流量的偶像們。只要印上了這樣的標籤,就很難扭轉。就像一個長得漂亮還特別有能力的女孩子,第一刻板印象會覺得這個女孩的成功一定用了別的手段,從而忽視了她背後所有的努力和刻苦。

在娛樂圈,這樣的例子很常見。

比如前段時間參加《我是唱作人第二季》的張藝興,從一出場,就有一種被質疑的感覺。尤其是在陳粒、GAI、鄭鈞這些業內認可的一些玩原創的歌手心中,張藝興的出現總有一種注水的感覺。畢竟在實力派心中,歌手跟藝人還是有區別的。

節目組爲了營造這種反差,把這種偏見更是放大了數倍,連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都感覺到一種尷尬。但後面張藝興的表現以及他私下裏的刻苦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引得這些唱作人直感嘆。

就像張藝興說的,就是因爲他偶像男團的身份,因爲他人氣流量的緣故,他更加不能鬆懈,他只有比別人更努力更刻苦,纔不會被說是玩票,是一場“秀”。

張藝興那一次的表現,也讓小歌對偶像藝人有了新的認識,或者說是自己重新定義了偶像歌手。

在說到文章開頭的歐豪和華晨宇。不用說華晨宇早就憑藉實力打下了華語樂壇的一角,成功登頂。歐豪雖然沒有堅持在音樂路上,但他卻在做演員這件事上一天比一天好。他參演的每部電影,角色都是那麼鮮活,深入人心。最近剛上映就火爆的《八佰》裏,歐豪的演技把控真是太好哭了。

同在一部戲中的另一個偶像派型男魏晨,更是驚呆了很多人。作爲2007年《快樂男聲》季軍,出道的這些年,在音樂的道路上也堅持了很久,出過好幾張專輯。但最終還是沒能抵住娛樂圈的大潮,被淘汰在了那幾年。一直低調的他在不溫不火的這幾年,好像除了健身、談戀愛沒什麼大的動靜。

這次《八佰》中,飾演的蘭州籍士兵不僅突破了以往“偶像”二字,更是再次成功被新老粉絲愛上。小歌作爲多年的老粉,都不得不感嘆一句:真帥!

無論是白舉綱、劉忻,還是張藝興、魏晨,也或是《乘風破浪的姐姐》裏的孟佳、王菲菲,他們曾經都是偶像,是藝人。他們靠顏值靠流量上位,但卻在成長的過程中默默上進,比別人更努力更勤奮。

從始至終,他們的要的不過是一種認可。哪怕早已光環普照,哪怕過氣無人問津,但依舊不甘心自己的夢想被埋沒。所以他們纔會一次又一次嘗試,一次又一次選擇重新開始。

雖然在重新選擇的道路上荊棘叢生,但他們卻依然笑着跨過去。不爲別的,只爲他們這不屈不撓的倔強,也該豎起大拇指。

偶像有沒有實力不知道,但偶像很努力是真的。偶像的力量從來不是能召集多少粉絲和流量,更多的是他們本身的人格魅力和追逐夢想的決心。

所以,請善待這些有夢想還願意努力的偶像們,不要用有色眼鏡給他們貼標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