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西征,在他光輝的歷程中,殺戮成了他最大的污點。那麼,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到底屠了多少人?恐怕沒有一個人能說出一個準確的數字出來,不過,從他屠得最乾淨的一座城池來看,數字確實驚人,這座城裏的130萬人中,最後只剩一個倖存者。

我們無法想象,幾萬靠拿着弓箭和彎刀的蒙古騎兵,是如何將這些人屠殺乾淨的,難道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反抗嗎?

要想知道事情的真相,我們得先來了解這座叫馬魯城的文化歷史。馬魯城的具體位置,就是今土庫曼斯坦的馬裏市。

在花剌子模時期,馬魯城是一座非常有文化氣息的城市,由於是當時的交通要道,花剌子模的歷朝歷代皇帝出巡時,都會在馬魯城小住一段時間,是著名的駐蹕(bì)之地。

從歷史資料零零星星的記載中,非常簡單的“駐蹕”兩字,就勾畫出這座城市的繁華和重要性。從字面上來解釋,“駐蹕”爲帝王和妃子出行時,暫住或者小住的地方。

而成吉思汗攻打花剌子模時,在皇帝摩訶末之前,有5位皇帝會經常到馬魯城小住一段時間,也就是說,這座城池已經是花剌子模歷代皇帝的行宮所在地了。

正是因爲皇帝的喜好,讓馬魯城成了呼羅珊地區(今伊朗東部阿姆河以南)最爲繁華的一座城市,城內不僅有富麗堂皇的宮殿,花剌子模的高官們,也在此大肆修建自己的豪宅,更是富商和文人們雲集的地方。

因此,馬魯城不僅富裕,文明程度也非常高。

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派遣自己的幼子拖雷和女婿脫忽察兒攻打呼羅珊地區。可是,脫忽察兒在途中被敵人的弓箭射死,讓拖雷的姐姐一下子成了寡婦。

拖雷暴跳如雷,發誓要爲自己的姐夫哥報仇,並將所有的仇恨都集中到馬魯城上。

馬魯城的郊外,有一支一萬人的花剌子模騎兵,長期負責皇帝到馬魯城後的安全事宜。拖雷要想攻下馬魯城,就必須將這一萬花剌子模騎兵消滅。

拖雷一直跟隨在自己的父親身邊,從成吉思汗身上學到了很多軍事技能。他使用了蒙古騎兵最拿手的戰法,先是派遣一支騎兵猛烈攻打,然後佯裝敗退,將敵人引進包圍圈,再進行屠殺。

拖雷的兵力至少有三萬,在人數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這支花剌子模的精銳部隊全部被殲滅,讓馬魯城成爲一座沒有任何援軍的孤城了。

馬魯城的主官是一個文質彬彬的文化人,他看到殺氣騰騰的蒙古騎兵團後,果斷地放棄了抵抗,並親自到拖雷的軍營中,誠懇地請求投降。

拖雷比較自信,並沒爲難這位花剌子模官員,而是讓他回去準備戰鬥,理由也很簡單,即“凡是和成吉思汗作對的人,都有罪,都必須死。”

馬魯城的主官十分無奈,只好返回城中,可他面對來勢洶洶的蒙古騎兵,卻無計可施。

根據波斯著名歷史學家志費尼所著的《世界征服者史》一書記載,馬魯城裏的軍民聽說拖雷不接受投降後,居然十分沮喪,完全聽天由命,沒做任務抵抗,僅一天時間,就被拖雷攻入城中。

懦弱必定要受到懲罰。拖雷除了挑選出400個有一技之長的工匠和小部分童男童女作爲奴隸外,將城裏的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從四門驅趕至郊外不同的地方,先是用弓箭射擊後,又用彎刀全部進行屠殺。

成吉思汗征服花剌子模後,志費尼長期爲蒙古人服務,也是第一個撰寫成吉思汗西征歷史的人,應該比較真實,他在自己的著作中,介紹了一個叫也速丁的人,此人是馬魯城屠殺中的唯一一位倖存者。他爲何能成爲倖存者,答案至今是謎。

根據也速丁的講述,馬魯城總共被屠殺了130萬人,而且,都是他花費了整整一個月時間數出來的。

當然,這個數字也不斷被後來的研究者們推翻,其理由也很充足,即馬魯城根本不可能有如此多人,因爲當時花剌子模最大的城市撒馬爾罕,也僅僅只有50多萬人口,而作爲二線城市的馬魯城,怎會有如此多的人呢?

這也許是當時的西方人特別仇恨成吉思汗,故意誇大數字也不一定,可誰又知道呢?若對成吉思汗的歷史感興趣,建議點擊下方鏈接訂閱《成吉思汗:要馭天下,必先馭人》專欄,讓我們一起回味成吉思汗殺伐謀斷的一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