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猶多壘,餘生久息機。

漂流空老大,萬事與心違。


——宋·張嵲《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處暑》


晨起開窗,一陣涼風襲來,日光所及之處,竟都變得清冷。轉眼,已到處暑。


處暑,是暑氣結束的時節,也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


此時,秋高氣爽,涼風時至,秋,真的來了。


黑膠唱機裏,張國榮正唱着:


秋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秋風即使帶涼,亦漂亮。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秋色宜人,正是人們賞景的好時節。




-秋 · 宜賞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黃巢《不第後賦菊》


或是含苞待放,或是璀璨盛開,步入長安,滿城都是芳香的菊,映得其他花植都失了色。


元稹也曾在《菊花》中寫過: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秋與菊,好似一對同生共長的知己,秋意濃時,菊花也開得熱烈。


菊的綻放,讓這個萬葉飄落的季節重新恢復了新的生機。



-秋 · 宜小憩-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

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

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宋·晏殊《清平樂》


秋風輕撫,搖落半樹梧桐。


詩人新啓了秋的第一罈酒,醉意上頭,枕着秋色,竟睡了很久。


無需特意擇選,在某個困頓的午後,且放下雜念,安心入夢吧。


醒來,不過是木槿凋殘,夕陽斜照,晚風習習。


秋夜涼,勿忘添衣。



-秋 · 宜聽雨-


雨後風涼暑氣收,

庭梧葉葉報初秋。

浮雲盡逐黃昏去,

樓角新蟾掛玉鉤。


——宋·朱淑真《初秋雨晴》


涼風有信,一葉知秋;細雨有音,一夜秋深。


納蘭容若在《納蘭詞》寫到:秋雨,秋雨,一半因風吹去。


下雨時,最愛站在窗前,看細雨溫柔地敲打窗牖。


雨,是一種心語,一種傾訴,一種情懷。


聽雨,如風輕撫心坎,有心事有清爽有眼淚;如花靜默綻放,有花語有過往有思念;如詩輕捻時光,有沉默有淡然有傷痛。


雨後天晴,拾得人間一場涼。



-秋 · 宜賞月-


月露發光彩,此時方見秋。

夜涼金氣應,天靜火星流。

蛩響偏依井,螢飛直過樓。

相知盡白首,清景復追遊。


——唐·劉禹錫《新秋對月寄樂天》


臨風對月語,拆成心上秋。入了秋,天上的月亮好像都變得亮了些。


秋夜,月色如銀,流螢輕舞,似要與月光一較高低。


殊不知,天一亮,月亮就不見了。


生活亦是如此,守心便得自安,歷經世間人情冷暖,內心依舊安然無恙。


一如木心在《素履之往》所寫:


晴秋上午,隨便走走,不一定要快樂。



-秋 · 宜相思-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五代·李煜《長相思·一重山》


憑樓遠望,山的那邊還是山,重重疊疊,讓人絕望。


小楫輕舟,漸入芙蓉浦,去做南唐秋裏的採蓮人。


尋她千度皆不是,皓腕下,誰是我前世錯過的那一朵?


風吹秋草黃,夢遠情更長,在這寂寥的秋,落葉紛飛之時,便是我念你至深之際。


遠行宜念,相思如秋,君不聞,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麼?



-秋 · 宜念友-


江城如畫裏,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人都說,江山再美,不如相隔天涯,知己共念。


秋風蕭瑟時,空山落雨後,又有幾人,能心心念着遠方的老友呢?


林語堂講: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伯牙絕弦爲子期,知己難覓。


走過四季,經歷往昔,我的老友,願你心情秋高氣爽,願你生活獨有千秋。



-秋 · 應珍惜-


浮香繞曲岸,

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

飄零君不知。


——唐·盧照鄰《曲池荷》


輕幽的芳香朗繞池岸,圓實的花葉覆蓋水池,夏,未央。


常常擔心,蕭瑟的秋風來得太早,來不及飽賞荷花,它就凋落了。


歌曲《可能否》中有這樣一句詞:


春天的風,能否吹來夏天的雨;秋天的月,能否照亮冬天的雪。


日子,本就是春夏秋冬的輪迴,只是,再次相見,總有一些不一樣。


蕭瑟秋涼中,蘊含着一絲溫情,這纔是它最動人的地方。



處暑已至,涼秋即來。


秋,踩着輕盈的步伐,帶着迷人的笑靨,深情款款,溫情脈脈走來。


前路漫漫,願你從容來去,自在安然,淺看紅塵,如詩,如歌,如畫……


這個秋天,願你安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