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註冊制週一正式起航!市場會有哪些影響?

作者:知識星球找老齊的讀書圈

明天,是創業板的大日子,註冊制首批首發企業將上市交易,屆時創業板試點註冊制首批18家企業將集中掛牌。此外,創業板全部存量股票也有重大變化,除了幾隻處於退市整理階段的個股外,其他股票漲跌幅比例全部都放寬至20%。

另外,在退市制度方面也有明顯調整,將市值退市指標調整爲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市值低於3億元;完善財務類退市標準,公司因觸及財務類指標被實施*ST後,下一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保留意見的,也將被終止上市。也就是說,以後創業板,也會有st了,財務不合格就會被打標籤。第二年就要退市。而且連續收盤市值低於3億元,這個大家一定要注意,一般都會關注價格,不太關心市值。而證監會也在最近做了明確指示,因爲2019年的財務問題,退市安排還是按照老辦法執行,新辦法可能要在2020年年報出來之後纔會實行。

很多人都在星球裏問老齊,下週一這18家公司上市,創業板註冊制起航,會對創業板有什麼影響,會不會帶來更大的波動性風險。

首先,這個事預期很久了,預期很久的東西,大家都知道的政策安排,自打發出的時候開始,就已經在市場中反應發酵,早已經反應在了價格當中。除非是特別明顯的重大利好和利空,被市場瘋狂炒作,那麼纔會有逆轉的可能,比如我們常說的利空出盡是利好,利好出盡是利空,那麼創業板註冊制改革這個事,算是特大利好嗎?顯然不算,甚至在投資者心理還有點利空的味道,大家總覺得註冊制發的公司會比審覈制更多。但這其實是個誤區,我們之前的審覈制,IPO數量冠絕全球,要遠比註冊制之下的香港市場和美國歐洲市場多的多,特別是熊市之下,我們仍然在IPO,未來註冊制了,熊市裏IPO的數量會明顯減少,更有利於市場人氣的恢復。

其次,每年漲跌20%了,會不會帶來更大的風險,從個股上來說會的,中小創類的公司,經常發生基本面突然惡化的情況,這時候一個跌停就是20%了,所以必然帶來個股風險和難度的增加。但對於指數投資和資產配置的我們來說,基本上沒變化,創業板似乎還從沒有出現過一天漲跌幅接近10%的情況,所以給他放大到20%,也沒啥意義。就好比你一天只能喫2個饅頭,給你4個你還是隻能喫2個。

第三,對於科創板來說,會形成競爭壓力,創業板的投資門檻比科創板低,市場比科創板成熟,所以很顯然深交所這麼積極的推動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就是要跟科創板搶生意的,而科創板當然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們第一時間爭取到了螞蟻集團這個標杆,創業板現在也急需一個代表科技未來的超級獨角獸,來給自己樹立全新的標杆。所以未來科技巨頭國內上市,將成爲常態。

另外,從政策層面上來說,週五晚上證監會發布了一個針對欺詐發行的實施辦法,也算是對註冊制再加了一道保護。主要包括這麼幾方面,

第一,要求在創業板和科創板註冊制之下,欺詐發行的上市公司,證監會會責令其回購股份,包括了IPO和再融資,併購重組等行爲。

第二,回購對象明確不包括對欺詐發行負有責任的董監高,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以及參與包銷的證券公司及關聯方,也不包括買入股票時知悉或者應當知悉發行人存在欺詐發行行爲的投資者。也就是說,這個東西只保護不知情的投資者,而不保護故意造假買假的人。

第三,回購價格以不知情的投資者買入價格和當前交易價格,哪個價格高,就以哪個爲準。也就是說,你如果能證明上市公司是欺詐發行,至少還有一次喫後悔藥的機會。

第四,不過,如何算是欺詐發行,這次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認定,以後可能還會在實踐中,逐漸的給出明確解釋。

總之,我們看到,資本市場也逐漸的越來越市場化了,減少權力的過多幹預,有利於市場機制發揮更多的作用,我們監管部門,只要做好看門人的角色就可以了,當裁判最好不要下場踢球,之前審覈制,上市公司出了問題,你都不好意思處罰,畢竟是自己帶上來的,處罰了上市公司也就相當於否定了自己,另一方面,也讓市場上殼資源緊俏,好多垃圾公司變成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註冊制改革後,對這些都將是個糾正,有一點我們要明確,一個市場好不好,主要看2點,1是能不能孕育出偉大的公司,2是能不能給投資者帶來更多的回報。從這兩點來說,註冊制改革的方向都是正確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太擔心,市場還是那個市場,漲跌也自有他內在的規律。未來十年,股市投資的機會將是巨大的。因爲我們從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科技創新,重視股權融資,重視資本市場。所以錯過了今天的股市,就好像錯過了15年前買房的機會一樣。必將遺憾終身。但也要提醒,股市畢竟是一個7賠2平1賺的遊戲,最後賺錢的仍然是極少數,所以我們必須要學會投資,才能在這波大趨勢中賺到錢,如果你對股市不熟,可以來星球找老齊,我們一起學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