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爲財務自由,就是收入大於支出。

如今我們的生活,可以說處處都離不開錢,尤其是遇到困境,如沒錢女友要分手,沒錢買房,父母生病沒錢交醫療費,此時是多麼渴望自己能財務自由。

小李和小陳從小一起長大,兩人是發小,小時候天天在一起玩,雖然出生環境一樣,但是兩人成年後的處境卻大不一樣。

小李讀書畢業,進入一家公司,從一線作業員漸漸晉升成爲部門主管,即便工資有一萬多一個月,仍然堅持下班後在家搞副業,一月也多掙六七千元,經過三年,雖然談不上大富大貴,也是過上有車有房的生活,每年生活開支能滿足,還有一定積蓄。

小陳則不一樣,讀書畢業之後,同樣是進入一家公司做作業員,隔三差五的更換工作,由於沒有技能和文化,至今也還是一名一線作業員,即便工資每月只有五六千,下班後不是和朋友喝酒就是約幾個人一起打遊戲,至今也還是單身一人,每月都是月光族。

爲何兩人起步時一樣,都是來自農村,成年之後兩人命運都不一樣,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類似這兩人的現象也有很多。

相信對任何人來說,都喜歡渴望財務自由,爲何他們沒有實現財務自由。總結有以下幾點原因。

1. 不思進取

在生活中,有的人喜歡安於現狀,覺得當下錢只要夠花就行。也不着急,認爲當下有工資就行,哪怕是有再多時間也不去找副業。

2. 浪費時間

很多人就像小陳一樣,下班後要麼約幾個人一起喝酒,要麼就是約幾個人打打遊戲,在家看看小說看電視打發時間,總是認爲車到山前必有路。

3. 沒有擅長也不學習

其實我們很多人,從學校所學的專業,到社會很少有找對口專業,大多數都是改行,轉行也就是說跟一個小白一樣,什麼都不懂,對於綺夜來說,你什麼都不懂要麼就只能做一些人人都能操作的螺絲釘崗位。

企業不養閒人,都是把有能力勝任崗位的人放在該崗位上。

對於一個剛出入社會的小白來說,8小時求生存,8小時求發展,我們一天有24小時,按照科學的說法,一個人一天保持8小時睡眠就夠了,但是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爲了生活,睡眠只有三四小時。

爲何說8小時求生存,因爲需要生活,就需要這8小時去上班,要有收入來養活自己。

8小時求發展,也就是利用另外8小時學技能,搞副業,如今生活狀態,副業也成剛需,如果你不是企業高管,一份其實人人都需要一份副業,有不少人副業超過主業工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