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薩爾藏劇》

這是一部偉大的英雄史詩,歷史悠久,結構宏偉,卷帙浩繁,內容豐富,氣勢磅礴,流傳廣泛,被譽爲“東方的荷馬史詩”,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美學價值和欣賞價值。2020年四川甘孜山地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之金馬文化旅遊節的“壓軸大戲”——大型藏族史詩歌舞劇《格薩爾藏劇》在色達縣格薩爾文化藝術中心上演,同時這也是該劇目在2020年進行的首場演出。

當晚7時30分,慕名而來的遊人和當地羣衆便早早來到演出現場,格薩爾文化藝術中心演出大廳座無虛席,演出開始後,隨着一聲聲清脆的石刻敲擊聲,一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格薩爾彩繪石刻”傳承老藝人用精湛的技藝雕刻着英雄格薩爾的形象,娓娓講述着一個古老的故事……隨着演出漸漸進入高潮,陣陣嘹亮的號角聲響起,身穿盔甲、頭插五色彩旗的格薩爾王在射箭高手,十二萬兵團統領簇擁下神情威武地走上場。

覺茹降魔除妖(貢巴燃扎)

在“桑煙嫋嫋”的舞臺上,演員們個個神采奕奕,繪形繪色,光電技術大量運用完整地展現出《格薩爾王傳》這部宏偉的史詩鉅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等,讓人目不暇接,在近兩小時的演出中,場下歡呼四起、掌聲雷動。

據瞭解,此次上演的《格薩爾藏劇》取材《賽馬登位》分部,再現了格薩爾王降生雪域高原、降妖除魔、爲民造福的形象。該劇公分爲兩個篇章,第一篇章是《英雄降生》,主要講述格薩爾出生不久,被流放到荒無人煙、妖魔出沒的瑪域玉龍松多,過着艱難生活。

但他在暗地釋放出半人半神的能量降伏了衆多妖魔鬼怪,爲一方的百姓帶來了幸福、平安。第二篇章是《賽馬稱王》,主要演繹嶺國舉行賽馬會,格薩爾一舉奪冠,登上嶺國黃金寶座。從此,格薩爾統領嶺國,開始施展天威,東討西伐,征戰四方的傳奇故事。

“在今年四川省公佈的兩批二十位四川歷史名人中,格薩爾王是唯一入選的藏族英雄。這說明格薩爾王是真實存在的人物,他揚善除惡,傳播文化的事蹟,是優秀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應當被傳承和發揚。”色達縣文廣旅遊局局長擁基拉姆介紹說,色達縣格薩爾文化資源豐富,底蘊豐厚,格薩爾藏戲更是色達縣的的文化名片,“這裏是格薩爾藏劇的發祥地,享有‘格薩爾文化藝術之鄉’的美譽,到色達欣賞格薩爾藏劇更加令人心潮澎湃。”

據悉,格薩爾文化遺存星羅棋佈,格薩爾王的傳說世代相傳,格薩爾說唱、藏戲、唐卡、石刻、歌舞、文學作品、研究成果等各種文化藝術形式豐富,在國內外頗負盛名。同時,也造就了色達這一格薩爾文化聖地的特殊魅力和文化張力。

色達藏劇團自成立以來,先後應邀到西藏、青海、甘肅、浙江、廣西和四川省九寨溝、西南日月城等地演出近萬場,還曾遠渡重洋,赴英國和歐洲部分國家進行了商演和巡演。藏劇團所到之處場場爆滿,受到國內外觀衆熱烈歡迎,迄今累計觀看人數已突破100萬人次。國內外數十家媒體多次專門報道和播出了色達格薩爾藏劇,紛紛刊發文章讚揚色達格薩爾藏劇具有震撼人心的民族藝術魅力和勇於創新的時代精神。

色達藏戲,正如色達地區廣爲流傳的《格薩爾王傳》一樣,是研究該地區民間故事、歷史傳說、方言歌舞、工藝服飾等民俗文化的又一部活的史詩,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只有在色達格藝中心,才能欣賞到最正宗的格薩爾藏劇。”2015年竣工的色達縣格薩爾文化藝術中心,總投資7000餘萬元,總建築面積達到17818平米,這裏是格薩爾藏劇演出的“主場”。該中心由文化館、圖書館、非遺館、格薩爾博物館、演藝中心、全民健身廣場項目等合建而成。主樓前的廣場上矗立着格薩爾王13員大將塑像,主樓高六層,頂層爲金黃色,六層綠色,五層紅色,分別象徵格薩爾王宮的黃金宮、綠松石宮、珊瑚宮。四角城堡代表北魔、霍爾、姜域、門國格薩爾守護四方四大戰將所在的地域建築文化特徵和英雄格薩爾征戰四方大敵的過往歷程,象徵着格薩爾爲民除害後,和平的曙光照亮高原,祈願世界和平。該中心集格薩爾文化傳承、保護、發展、研究、展覽、演出等多功能爲一體,是遊人到色達後的必來“打卡”之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