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皇室很有趣,開國皇帝是個軍事將領,因爲他在叛亂中處於高位,他害怕軍事將領,在尊重文化、限制武術的國家政策下,他的後代很少有人繼承武術,相反,他們培養了許多文化事業人才。

宋代的皇室很有趣,開國皇帝是個軍事將領,因爲他在叛亂中處於高位,他害怕軍事將領,在尊重文化、限制武術的國家政策下,他的後代很少有人繼承武術,相反,他們培養了許多文化事業人才。

其中最著名的是愛好書畫,他震驚於世界第一強國的滅亡。

今天,我想談談宋代文化事業第二大皇室,作爲一個皇室成員,他成爲元朝的官員,元朝摧毀了南宋,他因正直而受到批評,然而,無論有多少人批評他,都不敢詆譭他的文化造詣,想想蔡京、秦檜,其中一人被“宋四大”除名,另一人據說發明了宋體,卻被剝奪了“命名權”,這個宋代皇室受到了很好的待遇。

當然,好的待遇並不是因爲他是皇室成員,而是他的藝術成就實在是無法誹謗和抹殺的。

明代學者王士禎稱讚他的書法成就是“上下五千年,綿延萬里,古今兩王,氣象萬千”

他太好了,他就是趙蒙。

趙蒙,字子昂,趙匡胤,宋太祖第十一孫,秦王趙德芳的嫡系後裔。

趙孟,皇室成員,很早就搬到浙江湖州,因爲湖州也叫水晶宮,趙孟給自己起了個綽號叫“水井宮道士”——不是笑錯了,而是老趙出於防僞的考慮,把“淨”改成了“淨”,因此,十有八九的人看到這是趙蒙的作品,署名“水晶宮道士”是贗品。

其實,在趙蒙這一代人中,所謂的皇室身份一直很淡漠,這與劉備的皇室身份很相似,因此,趙孟小時候,母親強迫他多讀書、多練字,並說:“你從小就寂寞(趙蒙是個小妾,11歲喪父),如果你不能在學習上取得任何成就,那麼當你長大後,沒有人會尊敬你,”

趙蒙很聰明,很勤奮,14歲參軍(相當於市民政局科長),後來成爲“吳中八大將軍”(相當於全市十大傑出青年)之一,據記載,當時“所有的人都興高采烈地去買他的東西,他們到了,就把門塞滿了,給國家小費。

年輕成名未必是好事。

1279年,南宋滅亡,元朝統一全國,爲了贏得佔中國人口大多數的漢族人的心,元朝皇帝忽必烈派人到處尋找漢族人才。

遺憾的是,在江南頗有名氣的趙蒙也在必考名單上,而且排名第1.

--他是前王朝的皇室成員,他的身份一直很敏感,現在皇上要招收你,皇上以武力征服而聞名,你能做什麼?

當時,小趙大概沒多想,當他能施展才華時,他滿懷熱情地去了大渡口。

從年輕到簡單,趙孟爲自己的決定在餘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入宮後,趙孟爲尚書皇帝起草了詔書,他的才華得到忽必烈的肯定。

他的書法不僅影響了現代派書法家鹹魚書、鄧文淵等當代書法家,而且將其與元代李白、蘇軾相提並論,甚至有人仿製他的字體。

當時的學者胡長如甚至說:“子昂的書,行了五百年,寫了一萬里,沒有這樣的書,”(這是王世充話的來源)

趙夢恕、李、甄、邢、曹都能,尤其擅長楷書、行書。

書法界最強大的楷書是“顏真卿、劉公權、歐陽訓、趙孟”,其中只有趙孟不是唐代的。

元代書法家冼玉書說:“子昂傳、禮、真、興、典曹爲當代之首,小楷爲子昂書中之首,”

趙孟的楷書主要是從東晉的鐘堯、王羲之、王獻之、楊熹道士那裏學來的,以小楷爲主,他的書法風格高雅,他的文風工整,寫作技巧嫺熟,他被譽爲“趙式”。

趙孟的小楷代表作有《道德經》、《羅申府》、《漢吉安傳》、《黃庭經》,他的代表作有丹巴碑、廟巖寺、玄妙觀重建三門。

趙孟的行書繼承了王羲之自然平和的寫作風格,結合了志勇、朱遂良、趙構(宋徽宗)的寫作技巧,創造了自己穩重、公正、優美的風格,流傳下來的代表作有《蘭亭十三帖》、《還鄉詞》、《赤壁頌》、《雁江疊峯詩卷》。

趙孟在書法史上的地位,不僅在於字寫得好,而且他扭轉了宋代“崇尚意義”的書法風格,復興了金代的書法風格,爲元明書法風格奠定了基調,在此後的四百年中,文人學者大多受到“趙氏體”的影響。

他提出“書法是以用筆爲基礎,而字的末尾也要有功用”這一重要的書法學習理論(雖有爭議)。

他的話甚至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

印度、日本、韓國等國都有幸得到趙孟的書法,特別是在韓國,全國人民都熟悉趙式書法,“從而成爲一種民族風俗”。

然而,作爲宋朝的皇室成員,他在元代是一名官員,對自己的家庭和國家懷恨在心,他也深受元代四帝(袁世祖、武宗、仁宗、英宗)的信任,因此對他的書法難免有“媚而無骨”的評價。

據說他回來看望他在江南的哥哥趙孟堅,趙孟堅不想見他,後來,他遇到了他各種各樣的諷刺,趙萌覺得無聊,匆匆離開,臨走後,趙孟堅把自己坐過的椅子一次又一次地擦。

一句話,趙蒙在元朝當官,受到皇帝的寵愛,但蒙古貴族卻懷疑他,宋朝的追隨者像風箱裏的老鼠一樣看不起他。

63歲時,他是國子監學者、榮祿大夫、官員,在人生輝煌的巔峯時期,他寫了一首“自警”的詩:“如果一個孩子的頭是六十三歲,他一生中總是羞於行動,不過,我還是對筆墨石情有獨鍾,讓我和世界聊天,”

1322年,趙蒙在浙江湖州吳興因病去世,臨終前一天,他還在練習書法。

--也許,只有藝術才能安慰他的靈魂。

只有在書畫世界裏,他才能放縱自己,成爲自己。

也許,他的北上之旅並不是投降。

他用書法、繪畫和文章,完成了對征服者的一場美麗的文化“反殺戮”。

誰來評論幾千年的功過?

本文是關於中國書法史的系列文章,每天只需一分鐘就可以獲得一生的藝術成就,請注意上一篇文章,獲取更多有趣的知識,及時提示更新,請註明轉載來源,歡迎與我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