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在中國大地上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有很多老百姓因爲日軍的侵略而家破人亡。而隨着戰爭的局勢變得越來越嚴峻,有諸多的抗日英雄湧現出來了。他們爲了國家爲了人民浴血奮戰,誓死保衛着祖國的領土。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們的事蹟被編著成書籍,被拍攝成影視劇,從而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牢記那段不能遺忘的歷史。下面小編要說的《亮劍》這部抗日劇,也是根據抗日戰爭中的真實故事改編而來的。

如果看過《亮劍》的人就知道,這部經典的抗日劇不管是在演員的演技上,還是在服裝道具上等等都是非常嚴謹的,這一點遠不是如今的抗日神劇可以相提並論的。尤其是李雲龍這個角色,更是被李幼斌老師刻畫的入木三分,性格色彩十分突出。從李雲龍早期擔任新一團的團長開始,直到1955年被授予將軍軍銜爲止,李雲龍身上展現出的是一名革命軍人真正的勇氣和膽略。

即使是在面對強大的敵人時,李雲龍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爲一座山,一道嶺,而這樣的精神在抗戰時期是十分難能可貴的。除了敢於亮劍外,李雲龍還是一位極具指揮才能的將領。他腦子靈活,從而不墨守成規,有時甚至是上級命令都不服從。正是這種無拘無束和出其不意的作戰方法,常常打得敵人措手不及,最終落荒而逃,連日軍最精銳的部隊也對李雲龍是敬佩三分。

有一次,李雲龍帶兵去伏擊日軍觀摩團,通行的還有楚雲飛。然而就在戰士們已經埋伏好,並且即將對着進入包圍圈的日軍發動進攻時,身爲將領的李雲龍卻遲疑了,始終沒有命令士兵們進攻。要知道當時李雲龍他們早就已經做好準備,只要衝下去,就能殺得日軍措手不及。這麼好的機會,李雲龍爲何要放棄呢?雖然戰士們在李雲龍的命令下悄悄撤退了,但是包括楚雲飛在內的很多人都感到不明白。

等到安全撤退後,有人問李雲龍爲何放棄這麼好的進攻機會,李雲龍終於作出瞭解釋。原來當他遠遠看着這支日軍隊伍時,發現每一名日軍都穿着皮鞋。要知道雖然當時日軍的裝備很好,但是也沒有做到人人都能穿皮鞋的地步。大多數普通日軍士兵能穿上膠底鞋就已經不錯的。通常能全部裝備皮鞋的部隊,只有日軍中最精銳的野戰部隊纔可能有。因此李雲龍一眼就判斷出,他們面對的是日軍精銳的野戰部隊。

而李雲龍他們雖然提前做好了準備,佔據着有利的地形條件,但是不管是士兵的戰鬥素質還是裝備的武器質量,都不可能與一支裝備精良的日軍精銳部隊相抗衡。如果李雲龍貿然發動進攻命令的話,結果只會是白白送死。於是爲了避免無謂的犧牲,李雲龍下令部隊立刻撤退。在聽完李雲龍的解釋後,周圍的戰士無不佩服李雲龍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紛紛對李雲龍豎起大拇指,而這也更加堅定了他們跟隨李雲龍的決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