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飛機走上戰場,從天而降的炸彈就成了左右戰爭勝負的重要力量。二戰時空中轟炸達到巔峯,成千上萬架盟軍轟炸機晝夜不停的轟炸德國和日本,摧毀了大量軍事目標和後勤工廠,爲打敗法西斯做出重大貢獻。

當時的轟炸有水平轟炸、俯衝轟炸、下滑轟炸、超低空轟炸等幾種方式。

俯衝轟炸飛機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急速下降,將炸彈扔到敵人頭頂上再拉起走人。如德國“斯圖卡”、美國SBD“無畏”、日本“彗星”俯衝轟炸機等。

俯衝轟炸命中率較高,能打擊點狀和活動目標,但飛機需要特殊設計和加強,飛行員也很危險。

斯圖卡俯衝轟炸坦克

超低空轟炸則冒着敵人的槍林彈雨投下炸彈和魚雷。投彈過程中很難機動,像靶子一樣可憐。

超低空跳彈攻擊

下滑轟炸飛機沿小角度下滑接近目標,平飛投彈再快速拉起。一般是攻擊機、戰鬥轟炸機或戰鬥機臨時轟炸使用,如蘇聯“伊爾-2”攻擊機等。

下滑轟炸

相對以上方式,高空水平轟炸就好處多多:一是飛得高,可以遠離防空炮火威脅,提高生存率;二是空氣稀薄阻力小,能有效增大航程。

但從數千米高空投彈,如何扔得準卻成了困擾工程師的一大難題。扔偏了不但消滅不了敵人,浪費彈藥,還會造成大量無辜平民傷亡,違揹人道主義精神。

所以各國都爭相開展水平轟炸研究,推出了多種轟炸瞄準具,如英國MK-14、德國LOTFE 7、美國斯佩裏S-1、埃斯托佩 D-8、諾頓MK-15等。

德國LOTFE 7B轟炸瞄準具

其中諾頓MK-15以準確的命中、優異的性能成爲佼佼者,在轟炸機上大量裝備。美國政府將其視若珍寶,列入頂級機密,投入15億美元研製費用,相當於原子彈研製費用的一半。

B-25J轟炸機上的諾頓瞄準具

卡爾·諾頓出生於瑞士,畢業於蘇黎世大學,是一位天才工程師。1904年移民美國,在斯佩裏陀螺儀公司研究軍艦迴轉穩定器,後來在美國海軍擔任顧問。在此期間,諾頓也隨着當時的航空熱潮,開始研究如何從轟炸機上準確投彈的問題。

卡爾·諾頓

1913年諾頓離開斯佩裏公司,爲海軍全力研製新型瞄準具。海軍委派退役軍官西奧多 巴斯與其配合,創建了C. L.諾頓、巴登滾珠軸承、盧卡斯-哈羅德投彈瞄準具等一系列公司,並分別以他們的姓氏和中間名組合命名。

1924年諾頓第一種轟炸瞄準具研製成功,交付給海軍命名爲MK-11型。不過測試結果不太好,900米低空投彈時只有一半炸彈進入直徑34米的圓圈中,投彈手也抱怨操作太複雜。

MK-11型,陸航稱MI型

諾頓繼續改進,終於將精確度提高到2%以內,並大幅簡化操作。1928年,海軍軍械局與他簽署了一份價值34.8萬美元的生產合同。

一年後,美國陸軍航空兵也注意到諾頓瞄準具,購買了一臺測試。發現效果不錯但仍然複雜,於是繼續研製自己的同步轟炸瞄準具。

海軍也要求諾頓開發同類型瞄準具,諾頓開始覺得不太可行。但海軍堅持要做,並給出開發合同。所以諾頓回到瑞士母親家中埋頭苦幹,半年後終於帶着全新樣品迴歸,這就是革命性的MK-15轟炸瞄準具。

上:瞄準鏡,下:穩定器

它由兩部分組成,上方是瞄準鏡,下方是陀螺穩定器。它們各自獨立,通過連接裝置組合在一起。

瞄準鏡部分又由目鏡、機械模擬計算機和一套電機、陀螺儀控制系統組成。內部結構非常複雜,到處是精密的馬達、齒輪、槓桿和鏡片,零部件高達2000多個。

機械計算機內部複雜的結構

它的獨本絕技是能自動計算出兩個角度:一是基於當前飛機高度、空速和炸彈彈道下的投彈角;另一個是飛機當前地速、航向下與目標的夾角。

這兩個角度值不同,瞄準具控制自動駕駛儀不斷調整航路,直到投彈角與目標夾角重合,飛機就正好處於投彈點上。此時瞄準具自動投下炸彈,就能準確命中目標。

使用起來也很簡單:

投彈手先設定飛機高度、速度和航向,然後用目鏡尋找目標。一旦目標確認,機械模擬計算機就開控制內部鏡片,始終跟隨目標移動。投彈手再做一些微調,目標就穩定在十字線中心,等待自動投彈。而傳統瞄準具不能跟隨目標移動,只能固定角度瞄準。

MK-15的機械模擬計算機6秒鐘就能計算出所有數據,比MK-11(50秒)提高几倍。投彈手再也不用手動計算,也無需查詢射表,有更多時間調整投彈,命中率因此更高。

目標點指示窗口

瞄準鏡右上方有一個目標點指示窗口,滑動指針代表當前瞄準點,飛機運動過程中指針向目標點靠近,二者重合時炸彈落下。

兩者重合時自動投彈

穩定器內部的陀螺儀可以感知飛機偏航和垂直軸偏差,通過電纜連接自動駕駛儀(SBAE、AFCE、C-1等),調節飛機沿計算航路飛行。

調節飛機到投彈點

英國、德國的瞄準具都不能自動駕駛飛機,所以諾頓成爲同時代的瞄準具中的王者。

神器在手,海軍喜不自勝。巴斯放言:從30,000英尺(9100米)高空命中目標也不是難事。陸航總司令亨利·阿諾德將軍將其形容爲:就像把炸彈扔進泡菜桶裏。從此人們就以“泡菜桶”代指,諾頓公司也在產品上驕傲的貼上泡菜桶圖案。

1943年保密等級降低後,諾頓公司租下麥迪遜廣場花園,在林林兄弟馬戲團演出期間展示了瞄準具。工作人員將一個“木製炸彈”扔進泡菜桶,然後一個泡菜冒了出來,以特有的幽默向諾頓致敬。

穩定器部分,內有陀螺儀保持水平

當然,MK-15也有一些小問題。如穩定器使用前要先調平,若飛機大幅機動,穩定器可能無法保證瞄準鏡指向,需要重新調整。這個時間挺長,最長達8分多鐘,後來優化後才大幅縮短。

但瑕不掩瑜,MK-15仍比同時代產品好很多。海軍對它寄予厚望,迫不及待的下令生產。陸航也希望大量採購裝備到B-17轟炸機上,稱 M-9瞄準具。

MK-15型瞄準鏡

不過諾頓公司產能有限,花了幾年開了6個工廠才滿足需求。整個戰爭期間,諾頓公司爲陸軍航空隊生產了9萬臺瞄準具。

英國也心動不已。雖然自己的MK-14穩定自動投彈瞄準具也不錯,但性能仍遜色不少,所以很想和美國技術交流。

英國空軍的MK-14穩定自動投彈瞄準具

英國空軍派人與美國海軍協商,慘遭拒絕。又幾次三番提高籌碼,從瞄準具到艦炮平臺,直到拿出最絕密的雷達技術,仍未能如願。

張伯倫首相親自給羅斯福總統寫信,也沒有得到滿意答覆。因爲隨着諾頓瞄準鏡在測試中的驚人表現和宣傳,它已經上升到國家政治高度。海軍和國會都視若珍寶,藏得嚴嚴實實不肯與任何人分享。

瞄準具平時由專人看管維護,飛機起飛前才安裝。投彈手要發誓用生命守護它,若飛機墜毀,也要用瞄準具上的鋁熱劑將其燒燬。

在荷槍實彈的士兵監視下安裝瞄準具

它是美軍精確轟炸理論的技術支撐。海軍希望用它打擊移動目標,在敵艦隊進攻前摧毀它們。這種理論一直延續到今天,以敵方首腦和指揮中樞爲目標的“斬首行動”就是極致體現——一枚導彈就可以完成以前成千上萬枚炸彈完成不了的效果。

不過實際戰場上,諾頓瞄準具命中率下降不少。因爲歐洲上空濃密的雲層和太平洋上空強烈的風都極大影響了它。儀器再先進,也要投彈手目視確認纔行。

1944年轟炸德國洛伊納化工廠時,工廠面積足有700英畝。轟炸機投下85000枚炸彈,卻只有10%命擊中目標。工廠經短暫維修,幾星期後又重新開張了。

投彈手位置和B-17G機鼻下方雙聯機槍塔

不過偶爾失敗遮不住光芒,它與B-17轟炸機珠聯璧合,仍炸得納粹苦不堪言。1942年柯蒂斯·李梅上校到達歐洲戰場,爲第八航空隊設計了箱型編隊,爲領航機配備最好的投彈手,帶領全體轟炸機投彈,也使投彈精度提高。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而諾頓最堅定的支持者海軍,最終因海上覆雜的環境放棄了高空水平轟炸,重回俯衝轟炸+超低空轟炸的老路上。戰爭後期,諾頓瞄準具與雷達結合也取得了不錯效果,H2X雷達在沿海轟炸中表現良好。

“埃諾拉·蓋伊”號與諾頓瞄準鏡

1945年8月6日,“埃諾拉·蓋伊”號B-29轟炸機用MK-15瞄準鏡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雖然偏離目標800英尺(243.8米),但在原子彈面前都無關大局——一朵蘑菇雲在侵略者頭上冉冉升起。幾天後日本投降。

二戰後諾頓瞄準具漸漸退出,越南戰爭期間仍有使用。卡爾·諾頓退休返回瑞士,拒絕一切與自己有關的宣傳。他是個虔誠的、脾氣古怪的基督徒,發明瞄準具初衷只爲減小傷害,從來沒爲此驕傲過,也不喜歡人們對此大驚小怪。

博物館中的諾頓瞄準鏡

如今各種先進的GPS、激光、無線電制導層出不窮,決勝於千里之外的精確打擊成爲現實。諾頓瞄準具走進了博物館,化身爲人類戰爭史上的一段傳奇。

和風漫談原創文字,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