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送托班,孩子什么都学不到。”

很多家长从托班把孩子接回家,发现一问三不知:吃了什么不知道,学了什么不知道,玩了什么也不知道……于是,对送孩子入托这件事多少有些别扭。

可是,孩子在托班真的什么都没学会吗?难道送孩子入托,就只是为了减轻家人负担,找个放心的机构帮忙照看孩子吗?

今天小编咨询了几位幼儿园老师,请她们给大家说说,上托班究竟能教会孩子什么。

爸爸妈妈们,首先我们得有一个清晰的共识,并不是会唱一首歌、背一首古诗、认识了几个数字,这些就是学习。

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他们能够学到的东西远比这些书本知识重要千百倍。宝贝在托班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个环节、每个时刻都是学习,快乐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和伙伴一起游戏等都是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学习。

1.学会了适应环境

孩子离开家人身边,进入陌生环境后,出现不安、哭闹的情况是正常的表现。但经过老师的耐心陪伴和引导,孩子会逐渐认识到,托班是一个安全的地方,这里有好玩的游戏,可爱的朋友,并开始逐渐适应新环境,爱上幼儿园。

2.学会了尊重他人

在托班,老师见到宝贝,会主动问好:“早上好!”“你好!”孩子听见老师亲切的问候,慢慢也会养成使用礼貌用语进行问好的习惯。平时的一日生活中,老师再适时地对孩子懂事、礼貌的表现进行夸奖,孩子就能进一步内化这些行为,知道尊重他人了。

3.学会了独立生活

生活技能的养成是托班孩子学习的重点。在这里,他们能够在老师科学的引导下,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如穿脱衣裤,用勺吃饭,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等。这些了不起的本领,一旦孩子能够运用自如,爸爸妈妈就会感慨他们仿佛“一夜长大”。

▲ 小动物们到餐厅吃饭,“厨师们”给大家露了一手。武昌鱼、胡萝卜、煎蛋……味道好极了,小老虎吃得津津有味呢~

4.学会了保护自己

孩子在托班,还能学会保护自己。老师会告诉孩子很多安全常识,这些话可能家长也常说,但效果没有老师说的好。比如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小心噎着;喝水的时候要注意水温,别烫着自己;跟小朋友玩耍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危险的地方不能去,危险的动作不能做;不让陌生人把自己带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等。

5.学会了团结友爱

现在大部分的家庭仍然只有一个宝贝,孩子没有兄弟姐妹,不太懂得关爱跟自己一样的小朋友,但是在托班,他们就拥有很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一起运动的机会。如果能够跟小朋友之间建立起“友谊”,那也就让孩子理解了同理心,明白了团结友爱的道理。

6.掌握了规则意识

孩子本来就会有秩序敏感期,不过在托班,他们变得更懂社会规则了。比如,等待游戏时需一个接一个地排队;在离开的时候,把小椅子回归原位;不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等。这些从小养成的规则意识,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7.学会了寻求帮助

在托班,孩子能够学会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遇到问题积极向老师寻求帮助。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问题,遇到挫折,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不仅对于解决问题来说十分必要,还可以拉近与帮助者之间的距离。

经过一段时间托班的生活和学习,孩子无论是能力还是习惯都会有所成长,家长一定会为送孩子入托感到庆幸。

可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连贯性的过程。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不少“5+2-=0”的现象,说的就是经过一个周末,孩子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习惯又还给老师了。因此,如果父母能在家里让孩子坚持在托班养成的好习惯,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孩子早睡早起少吃零食

一到周末或者假期,家长大多会放任孩子晚睡晚起,零食也会供应得比平时多一些,但是这样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和饮食规律,开学之后,还很容易让孩子出现假期综合征。

孩子的习惯是长期养成的,最好不要因为周末或者放假打乱,这样才能让孩子有良好生活习惯,为孩子奠定一生的健康基础。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托班,孩子们已经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回到家,由于家长的关爱和心疼,很多孩子又过上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建议回到家之后,家长依然让孩子动手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能让孩子积累自信心。

陪孩子玩一玩托班学会的游戏

孩子在托班学会了新的儿歌和游戏,家长不妨陪他们唱一唱、玩一玩,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能巩固他们的游戏成果,增加学习的兴趣。

实际上,在国外婴幼儿托育机构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甚至是一种文化。好的托育机构甚至需要家长提前排号排上一年,可见他们对于托育的偏爱。在我国,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至3岁的幼儿。小编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在2-3岁将宝贝送入托幼机构,接受科学的培养和教育,让孩子收获更多的快乐与成长。

(文中图片素材全部来源于“亿童托班课程”真实使用场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