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感謝檢察院,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要回‘血汗錢’!”日前,農民工老曾激動地對利川市檢察院辦案幹警說。

今年6月,利川市檢察院第四檢察部辦案人員到該市團堡鎮大洞村調查一起公益訴訟線索時,遇到了正在村委會辦事的老曾。辦案人員正準備離開時,老曾走到警車旁問了句:“你們是檢察院的,老闆拖欠工資的事兒,你們能檢查不?”隨即,辦案人員立即下車向老曾瞭解情況。

老曾,大洞村村民,今年已經56歲了,家中的收入來源主要靠夫妻二人種菜種地。2014年,汪營鎮的譚某在大洞村承包土地種植蔬菜,僱用了老曾從事勞務。一輩子在家種菜的老曾心想,可以在家門口打工賺錢,也算是個好事兒,可沒曾想到,這辛苦掙的血汗錢竟然被拖欠了6年。爲此,老曾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但遲遲沒有回應,前兩年,還花錢請了律師,心想能要回一點算一點,但仍然石沉大海。

△ 圖爲檢察官到老曾家調查瞭解情況

辦案人員仔細查看了老曾提供的材料後,向其講解和宣傳了檢察機關的職能,以及正在開展的“發揮檢察職能助力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專項活動,並告訴老曾:“你說的事兒,檢察院能管。我們迅速調查,一定給你個準信兒。”

隨後,辦案人員通過向村委會和相關人員調查瞭解情況,找到了譚某,並向其告知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法律後果,同時,考慮到譚某目前仍在經商,因疫情影響,也面臨經濟困難,爲保護民營經濟,辦案人員積極引導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

△ 圖爲雙方協商現場

8月21日,利川市檢察院組織雙方進行協商,並邀請人民監督員全程參與。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簽訂和解協議,譚某現場支付拖欠老曾的3430元工資款,老曾也承諾息訴罷訪。

“當前,拖欠農民工工資現象較爲普遍,但絕對不是不可調和的矛盾,檢察機關充分發揮職能,將保障農民工利益與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同步推進,我覺得很好!給檢察機關點贊!”人民監督員李凱表示。(朱曉珊 袁利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