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24個朝代,也就是說,有24個首都,他們中的許多人一個接一個地選擇了同一個城市的首都,例如西安、洛陽、開封、南京、北京、杭州、安陽、鄭州,以上八座城市又稱八大古都,這些城市位於世界各地,他們似乎沒有親屬關係,但是如果我們畫一條線把它們連接起來,我們會發現這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京杭大運河的路線。

中國有24個朝代,也就是說,有24個首都,他們中的許多人一個接一個地選擇了同一個城市的首都,例如西安、洛陽、開封、南京、北京、杭州、安陽、鄭州,以上八座城市又稱八大古都,這些城市位於世界各地,他們似乎沒有親屬關係,但是如果我們畫一條線把它們連接起來,我們會發現這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京杭大運河的路線。

京杭大運河的過去與現在

當我們談到大運河,我們不得不說,一個皇帝,隋陽皇帝,真的主張拓寬運河,以保護中國幾千年的繁榮,其實,大運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的吳國,吳王夫差對他也很熟悉,可以說,他挖了大運河的第一鏟,但當時運河僅限於江浙一帶,與現在的規模相去甚遠,大運河真正建成於隋朝,在唐宋時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到了元代又得到了進一步的重建,明清時期,這主要是爲了疏通和維護大運河。

原來的大運河是“人字形”的,因爲當時中國的首都一直是長安和洛陽,漢唐時期我們熟悉的政治經濟中心都在這一帶,根據黃體高原發現的仰韶文化遺址,可以確定當時的黃河流域和渭河流域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原始人類狩獵、砍樹、建房、取暖都很方便。

但到商代末、西周初,北方氣候逐漸乾冷,許多適合黃土高原生長的植物相繼死亡,北方草原的退化也導致了遊牧狗軍南移,導致西周滅亡,西周的都城昊京,即現在的西安,迎來了歷史上的第一次破壞。

春秋戰國時期,隨着鐵器的廣泛使用,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強,導致大片森林被開墾成農田,久而久之,對土地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加劇水土流失,使黃河真正成爲“黃河”!由於自然條件的惡化和人爲的破壞,長安和洛陽可供飼養的人口有限,它已經無法滿足王朝後期首都100多萬人的食物需求,此時,正如本文開頭所說的,隋朝的楊帝登上了歷史舞臺,正是他領導了隋唐大運河的擴建和建設,使後來的京城人喫得飽。

食物是關鍵

在中國歷史的前半段,南方一直被視爲野蠻人的地方,正因爲如此,在春秋戰國時期,富強的楚國總是被其他六國看不起,然而,三國以後,中原地區的人南移,當地原始部落逐漸成爲中國人,曾經的蠻荒之地,漸漸變成了熟悉的魚米之鄉,此時,大運河的修建解決了如何將糧食運往關中的問題,畢竟,他們大多數都要在路上花錢,而且費用太高了。

古人依山傍水建城,這說明地理環境對城市的重要性,然而,中國是典型的西高東低的國家,雖然長安和洛陽都位於黃土高原上,但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洛陽比長安東,也就是說,地勢較低,大大降低了運河運輸成本,因此,隋楊帝大力建設東都洛陽。

改變歷史進程的運河

上面提到的“人字形”大運河與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大運河有很大不同,究其原因,是元朝以後,關中地區逐漸失去了政治經濟中心,政治中心移到了現在的北京袁大都,經濟中心逐漸轉移到江浙兩省,這一變化使原來的“人字形”大運河過時,因此大運河進行了第二次大規模的修改,將原來的“人字型”改爲“一字型”,直接連接經濟中心杭州和政治中心北京,達到連接南北的目的。

說白了,正是大運河的開鑿,讓北京的首都夢想成真,否則,中國的歷史可能會被改寫,網上有一段話說,上海也是龍脈之地,可以稱之爲一國之都,如果沒有大運河,上海成爲首都並非不可能,但歷史沒有假設,以上只是一個笑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