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了,它又叫“乞巧節”或“女兒節”,起源於漢代,距今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在古代,七夕節是女孩子們的最重要的一個節日,關於它的來歷,還有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呢!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叫牛郎,牛郎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只得跟着哥哥嫂子生活。哥嫂覺得牛郎是負擔,非常不喜歡他。不但每天讓他乾重活,還讓他喫剩菜剩飯。在寒冷的冬天也沒有棉襖穿,可以說牛郎的日子過得相當悽苦。牛郎任勞任怨,踏踏實實幹活,可是哥嫂還是看他不順眼,決定跟牛郎分家。他們只分給了牛郎一頭牛,便把他趕出了家門。

從那以後,牛郎和老牛過着相依爲命的日子。牛郎肯喫苦,每天早出晚歸,開荒種地,過了兩年終於能喫上飽飯了。一天,老牛突然開口對牛郎說話了,它告訴牛郎第二天黃昏將會有七位仙女去池塘邊,其中紅衣服的仙女就是牛郎以後的妻子。牛郎對老牛的話半信半疑,但他依然準時來到了池塘邊,果然看到了美麗的紅衣仙女,並知道了紅衣仙女的名字——織女。

經過交談,牛郎明白了織女的身份,織女也瞭解了牛郎的遭遇。織女見牛郎淳樸善良,便決定留在人間,做牛郎的妻子。於是,牛郎和織女歡歡喜喜地回家,過起了男耕女織的幸福日子。幾年後,他們有了一雙可愛的兒女。一天,老牛有說話了,它告訴牛郎它快要死了,在它死後讓牛郎保存的牛皮,在困難時會幫助他。牛郎很傷心,但還是照老牛的話做了。

王母娘娘終於知道了織女在人間的事情,於是帶着天兵天將從天而降,不由分說,抓起織女就飛上了天,孩子們嚇得大哭,牛郎也慌了神,織女回頭喊道:“快把牛皮披上!”牛郎披上了牛皮,挑起一雙兒女,騰空而起,向織女追去。牛郎的速度越來越快,眼看就要追上了。沒想到王母娘娘拔下金簪一劃,一條天河阻擋了牛郎的去路。牛郎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越過天河,兒女們不停地哭喊着。織女苦苦哀求王母娘娘讓她和家人團聚,王母娘娘只好答應在每年的七月七讓他們相聚。這就是七夕節的來歷!

小朋友,在天氣晴朗的夜晚,我們仔細觀察星空,就會看到閃爍着無數星星的銀河。銀河兩側有兩顆明亮的星星,那就是牛郎星和織女星,牛郎星兩側的兩個小星星,就是他們的孩子。傳說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就是是牛郎和織女在鵲橋相會的日子。明天如果天氣晴好的話,可以觀察一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