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這句耳熟能詳的詩句,很多人會背,但真正做到的人卻不多。

在《琅琊榜》中,靜妃就是一個寵辱不驚、聰明絕頂的女人。靖王的奪謫,梅長蘇處心積慮的翻案,都少不了這位智商碾壓衆人的靜妃的功勞。

如果沒有靜妃在宮內的神助攻,靖王和梅長蘇不知還要付出多少,甚至不知最終能否成功。靜妃最厲害的是她不爭不搶地掌控了勾心鬥角的後宮。

一、處事低調,心細如髮,有超強的洞察力。

靜妃是爲照顧生病的宸妃才進宮的,和宸妃如同姐妹。後來赤焰軍和祁王之事,所有人都受到株連,但靜妃作爲林府的醫女,卻沒有受到影響。以梁帝的性格多疑的性格,能做到不懷疑,可見靜妃的處事風格非常低調,不引起別人的關注。

靜妃只聽過靖王說起過梅長蘇,但從未見過。通過《翔地記》的閱讀,靜妃就認出梅長蘇的身份。

《翔地記》只是一本遊記,裏面也只有梅長蘇手寫的一些備註,備註中有寫道梅長蘇之母“”蕭溱瀠”,梅長蘇做備註時僅僅寫了“溱瀠”,並且做了簡筆畫處理。僅憑這些細節,加上靖王對梅長蘇的形容,就斷定梅長蘇就是林殊。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更爲淡定的是靜妃並沒有向靖王說出梅長蘇的身份,而是做糕點時準備兩份,並且不做靖王愛喫而林殊會過敏的榛子糕。因爲她已知梅長蘇的來意。

知子莫若母,靜妃知道,靖王一向做事容易衝動,如果知道梅長蘇就是林殊,必會每時每刻顧全林殊的安全,這樣反而一不小心就會暴露身份,引起殺身之禍。

二、大氣覺着,忍辱負重。

靜妃還是靜嬪時,和惠妃偶爾聽到“情絲繞”酒,知道要出事。爲了保護惠妃,表面上對惠妃說不要管別人的事,其實心裏已猜出針對何人了。遂借紙條向蒞陽長公主傳遞信息,最後才救了霓凰郡主。

在勾心鬥角的後宮之中,稍不注意就會受到皇后和越貴妃的打壓,但靜妃卻隱藏了所有鋒芒。皇后想針對她都不知道從何下手,只能是每次拿她的出身來羞辱靜妃,但靜妃並不計較,似乎任何的事情在靜妃的心中都掀不起波瀾。

靖王向母親表明奪謫的心思時,靜妃有點意外,並不喫驚。並向靖王表示,不要顧慮她在宮中的安全,她會自保並全力支持他。

自此之後,靜妃給靖王營造好時機,在宮中慢慢讓梁帝關注到了她,頻繁地往芷蘿宮去。而靜妃給人的印象仍然是不爭不搶的形象,似乎自己受點委屈都很正常,也從來不向梁帝訴苦,所以梁帝很喜歡她,愛屋及烏也開始提拔靖王。

三、急中生智,處事不驚。

在靖王誤會梅長蘇時,靖妃想盡辦法澄清誤會,巧妙利用宸妃牌位一事,揪出內奸,消除靖王對於梅長蘇的猜忌,打了皇后措手不及。

靜妃這個計策的設計,打擊了皇后,讓靖王認清了真相,而且她替皇上受過,讓皇上更是內疚,從而更是提高了自己和靖王的地位。

當靖王懷疑梅長蘇的身份時,靜妃刻意引導,使靖王不再懷疑。當靜妃和梅長蘇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非常失態,靖王開始懷疑。

靖王問梅長蘇父親的姓名,梅長蘇說是梅石楠。靖王隨後又來問靜妃梅長蘇父親的姓名,靜妃想了想說是梅石楠。事先兩人沒有任何聯絡,能夠機智配合,真的是聰明智慧。

謝玉倒臺後,譽王和太子都想得到巡防營的管理權,梁王甚是苦惱。煩惱之餘去看靜妃,那天正好是靜妃生辰,梁王看到靜妃和靖王談笑風生,他很少能夠體會到這種溫馨的氛圍。梁王很滿意靖王,想賞賜給他。

誰知靖王求情要放掉一個教書先生。梁王訓斥靖王學別人的計策。靜妃見狀不對,說是自己給靖王說的,教書先生是自己的一個朋友,曾幫助她。梁王聽後覺得自己錯怪了靖王,順勢將巡防營交給靖王節制。

私炮坊一案迎來譽王的高光期,梁帝覺得這樣的局面沒有了以往的朝堂平衡,在芷蘿宮梁帝詢問靜妃,想看看後宮之人對譽王的看法。

靜妃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靜妃先說自己對譽王的瞭解也不多,不過聽後宮的人說譽王是賢王。

賢王這兩個字讓梁帝對譽王更加的生氣,譽王是什麼人梁帝會不清楚?現在竟然成了賢王,當初祁王還被稱爲賢王呢。

所以回去之後梁帝直接就開始減去太子的處罰,開始提拔靖王,來制約譽王,看似輕飄飄的兩個字讓譽王無法翻身。

最後連高湛那樣有心機有城府的人,都被靜妃娘娘收服了,生日宴上,梁帝要讓梅長蘇面聖,高公公都要看靜妃的意見。可見,靜妃的手段有厲害。

《琅琊榜》劇中,有太多聰明智慧的人,但最有智慧的女中豪傑當屬深藏不露的靜妃了。靜妃的聰明才智,真是常人莫及的。

作者:幸運草的晴天 優質情感領域創作者,用文字記錄心情,溫暖心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