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985金融硕士毕业,今年入职一家银行,工作地点在北京“高大上”的亚运村。前几天,银行领导召集员工在北京最高档的盘古七星(级)酒店聚餐。头一次到这么高档的酒店吃饭,小林还有点小激动呢。

行长对大家说,“今晚,大家一醉方休、不醉不归”。小林听了浑身冒汗,赶紧向行长解释,“我喝酒过敏,一点酒都不能沾,我倒饮料了”。行长没有吭声,小林主动给自己倒了饮料。行长敬酒,要求小林换成白酒,小林再三解释自己喝酒过敏,坚决不喝酒。

这时,小林的直属领导营业部主任老张跳出来,啪啪扇了小林两个耳光,嘴里脏话连篇,大声辱骂,“我本来看好你,但老大敬酒,你敢不喝?”老张还说,“我喝酒也过敏,只要不死,就坚持喝,你算老几,敢不喝老大的敬酒?”

小林被扇晕了,奇耻大辱,立即逃离现场。其他同事也高声叫骂,追骂到电梯口。小林回到家,惊魂未定,彻底颠覆了对金融行业的一切美好印象。

以上是故事吗?不是。这是8月24日人民某报刚刚刊发的新闻事件。近日,某银行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辱骂的截图疯传,引起热议。以上的故事,是模拟场景写得虚构文字。

作为过来人,我写过不少劝酒文化的文章。比如,如何应对领导强劝你喝酒,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等等。很多人都“喷”,哪有这么“恶心”的上司?你只是幸存者偏差,没有见过这种上司而已。这样的酒文化,依然在职场角落里发生着。

亲朋小聚,那叫喝酒,红泥小火炉。公务应酬,那是工作,酒场即战场。劝酒文化的根源是什么?对上司来说,就是一种“服从性”测试,你说喝酒伤身,上司认为你把身子看得比我的面子还重?对于下属来说,我不能喝也要喝,就是一种“投名状”,我为了“效忠”连命都不要了。所以,归根到底还是“服从文化”和“感恩文化”在作怪,上司就是上帝,上司就是衣食父母。这杯酒,只是双方的“试纸”。

那么,面对领导强迫你喝酒怎么办?遇到“道德绑架”的上司还算好的,比如,领导说“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你可以嬉皮笑脸地说,“我不是看不起你,而是看不起病”,至少还有解释和周旋的余地。但是,遇到“霸王型”上司,“我敬的酒你敢不喝?”直接把你逼到墙角,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化骨绵拳。

如果领导经常爱说“你敢不喝我的酒”,那么他基本是“霸王型”或“奴役型”领导,喝酒是就是享受“下属臣服”的感觉。但也有其他情况,比如领导喝高了才说出这种没水平的话。很多人在喝高的时候都会“张狂”,天王老子都要向他低头。所以,如果领导是喝高了暴露丑陋的一面,你没有必要直接翻脸。你可以说,“领导,我真的不敢喝,因为我天生喝酒过敏,不是起红斑的那种,而是直接上急救车的那种。现在规定,喝酒倒一个,全场有责任。我要是喝了这杯,我进医院不要紧,扫了酒兴问题就大了。大家哈哈一笑就过去了。

【二】围魏救赵。

酒场上,躲酒有五大借口:扎小辫的(女生来大姨妈的)、红脸蛋的(喝酒过敏的)、揣药片的(假装吃头孢的)、开小车的(故意开车来的)、要播种的(要二胎的)。遇到不讲理的上司,五大借口统统作废。正如小林的直属领导说,我喝酒也过敏,只要死不了,就要坚持喝。所以,自己找借口,别人不相信。你要提前串通同事帮你解围。领导说“我的酒你敢不喝?”你就要摆出“不要命”的姿态,给领导倒满,自己也倒满。关键时刻,同事夺下你的杯子,“小林,你不要命了。领导,小林真不能喝,有一次,他喝半杯酒就进医院了,吓死人了。”领导看你有这个姿态,就放过你了,可能心里还为你这种“豁出去”劲头点赞呢。

【三】鱼死网破。

当上司骂骂咧咧说“我的酒你敢不喝”的时候,但凡你有点骨气,就应该知道你们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完蛋了。他在骨子里根本没把你当人看,而是当条“狗”。这种“土皇帝”,千万别给他“脸”。他说“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你直接怼他“你逼我喝酒,我就看不起你。”他说“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你正面刚他“用我的命来撑你的面子,你咋不上天呢”。千万别像小林一样,被扇耳光还不知道反击。如果上司想扇你耳光,你反手就泼他一脸,不如闹个鱼死网破,也许更倒霉的是上司,而不是你,你怕个毛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