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沒有資格當太子,你們宰相有義務向皇上求婚,讓一個更合適的人選接班,”在廣樊門,太平公主攔住了下一個朝代回來的宰相,講得很清楚。

“李隆基沒有資格當太子,你們宰相有義務向皇上求婚,讓一個更合適的人選接班,”在廣樊門,太平公主攔住了下一個朝代回來的宰相,講得很清楚。

德堂政變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親王的勢力不斷擴大,武功也越來越明顯,太平公主想成爲武則天的第二個皇后,她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把自己的很多人都安排在首相組,此時,她親自出門,明確向首相提議更換王儲,這說明兩人的鬥爭已經白熱化。

對於太平公主如此直截了當的表態,首相們還是有點不舒服,他們非常震驚,不知道怎麼回答,正直的宋京沒有喫這個,他反駁說,王子爲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是寺廟和國家的真正主人,你怎麼能這麼說,公主?

有人顯然駁斥了它,理由是非常充分的,在太平公主避難的首相什麼也說不出來,那些沒有加入的首相點頭表示同意,不會結束的。

此事發生後,宋靜和姚衝商量,建議唐瑞宗將太平公主放逐到東都洛陽,以免太平公主在京城鬧事,使國家再次陷入混亂。

不過,唐瑞宗並沒有聽從姚沖和宋靜的建議,原因是她就是這樣一個妹妹,怎麼能去遠東首都呢?知道這一點,李隆基很快承認自己與姚衝、宋靜無關,並建議將姚衝、宋靜降職爲當地政府,唐瑞宗將兩人降職,但最後他聽從了他們的另一個建議:國王和他們的女婿不再掌管禁軍,如果你想奪取他們的軍事力量,你必須首先考慮風險。

不久,唐瑞宗皇帝下令“一切政治事務都要受到太子的懲罰,軍隊和五級以上的死刑,要先和太子商量,再聽取意見,”(《資治通鑑》通鑑26)

政治事務交給了王儲,五級以上官員的任免,與太子商量後,再向皇帝彙報,唐瑞宗皇帝給了他的兒子完全的權利。

在這場戰鬥中,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親王打平了,太平公主攻擊了傾向於李隆基的姚沖和宋靖,但李隆基卻意外地獲得了更多的參政機會和權利。

在母親武則天的壓力下,唐瑞宗幾十年來一直是個嘴上叼着尾巴的男人,不過,他的能力還不錯,他知道如何限制和平衡,他想在妹妹和兒子之間尋求平衡,以鞏固他的政權,不幸的是,現實比他想象的要殘酷得多,最終他沒有找到平衡點。

相關文章